【記者黃琮賀獨家報導】「當初沒想過讓民眾參與藝術家工作期這件事有什麼特別,直到後來我發現人與人的交流、藝術作品與自然環境會產生發酵,這些事情會建構生命力。」
藉由參與產生認同,吳主任與團隊發現「田野調查」是園區志工和駐村藝術家與在地環境產生連結的最好做法,除了深化藝術作品的在地性外,對於志工而言,能夠透過參與學習重新認識自己身長的土地,反思我們在地所擁有的資源,進而付諸行動去保護它。
圖/Jordi NN《交會處》。杜秀良拍攝、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關渡自然公園「現地取材」的做法更讓藝術作品有了在地專屬的風貌,除了對於環境的零破壞外,也讓駐村藝術家學著與土地相處,吳主任提到2017年駐村的西班牙藝術家原本擅長用木條與釘子架構裝置藝術作品,但是來到自然公園後學著利用現地的材料進行創作,一開始可能不習慣,但是後來學著用園區的竹條取代木材、利用自然資源編製麻繩綑綁作品架構,利用創意在材料上設計卡榫去支撐自己的作品,這些創作手法對於這位藝術家而言是一種新的體驗,然而這樣的體驗甚至會影響他往後的創作發想,吳主任說這就好像每個藝術家、志工或是遊客都像是候鳥,在這裡停駐,吸取自然的養分,然後繼續飛向各自的旅程。
關渡平原的保留是阻礙都市的發展還是維護都市的健康?
關渡自然藝術季從2015的「感潮」探討河川議題,2016年來「自真實的故事」道出土地與人類的關係,2017年的「仟陌之間」則是藉由自然形成的田間小路來點出環境保育議題該如何走向錯綜交會的未來?對於自然保育與都市發展間的議題性探討,團隊沒有給出正確答案,而是用藝術、教育、自然體驗的形式來說明現狀,讓民眾參與後為自己找出解答,吳主任說,「以經濟導向的觀點來看,保育關渡平原可能阻礙了都市發展,但是對於自然生態、人類生活環境及生態平衡來說卻有著必要性的存在,如果不保護它,我們的呼吸空間就此消失。」
圖/王聖元拍攝、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從2006年到現今,超過十年的藝術季,累積的這股自然藝術能量開始隨著關渡平原間阡陌縱橫的河道傳開,對於自然保育的理念影響著週遭的藝文團體和社區空間,團隊透過合作模式、社區溝通與學童教育深化保育價值,藝術、教育的多元管道如同暢通無阻的血脈,活絡園區、社區甚至是地方。
訪談結束後我漫步在關渡自然公園園區內,蟲鳴鳥聲環繞在耳邊,園區佇立著許多不同形式的裝置作品,這些作品傳達著藝術家的理念,同時也是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育與尊重。
圖/公共事務部吳金玲主任
關渡自然園區的志工、藝術家、園區職員都用自己的方式延續這樣的價值,我一直想著吳主任的這段話,她說「藝術的形式它不能只是絢爛的煙火,如何深根才是最重要的。」對於環境保育,關渡自然公園用了最深刻的作法詮釋了這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