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琮賀獨家報導】關渡自然公園的自然藝術季舉辦超過十個年頭,2005年禽流感疫情致使的營運危機卻開啟了自然藝術季一個飛躍式的進程,未來的每個十年,關渡自然公園不變的是對環境保育的初衷,它要更加深厚這樣的價值,持續影響著週遭社區鄰里,最後深植於每個參訪過園區的大眾。
圖/曾雲龍拍攝、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習慣都會生活的我們可曾想過眾鳥群飛、夜晚星光滿佈的模樣?
臨進都市叢林邊有一方倚水的濕地平原擁有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它是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界的關渡自然公園,這片台北市最後的水田歷經時序推移,承載都市發展的美麗與哀愁,在台北市野鳥學會的營運下維持著自然的百年風華,它是孕育人民生活的地母、也是東亞澳候鳥遷徙路徑的重要場域,然而2005年的禽流感危機卻讓自負盈虧的自然園區開始重新思索如何藉由多元管道的運作,來支撐環境保育的理念,在2006年的自然藝術帶動下,讓園區有了新的活力與元素持續運轉。
「環境保育這件事情不是讓民眾知道一次就好,而是成為一種信念,一種促使自己行動的力量。」關渡自然公園公共事務部的吳金玲主任這麼告訴我,她特別提到一位城市設計師川崎亮說,「要成為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地方,還是要成為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地方。」而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傳達的理念是否在民眾心中扎根,所以不管是在課程規劃上或是藝術季的策劃中,團隊連結了關渡平原這塊濕地的自然資源,也參雜了歷史及文化脈絡的元素,讓藝術行為成為一種支持環境保育的溝通管道。
圖/Roy Staab《漢民族跡》。賴彥如拍攝、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關渡平原曾是台北市的米倉,這裡還保留稻田,產米的農地依照歷史過往餵養人民的生活,它同時也是眾多物種重要的棲息之所,以這樣的觀點來看,這片土地不單單只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它同時見證人民生活的進程,在歷史與文化層面上有著非凡的意義。吳主任提到,2017年駐村的美國藝術家Roy Staab就以關渡平原的歷史脈絡為背景,創作了象徵性的藝術作品,他將竹子接連成區塊分明的農地意象,象徵民族以農為本的起源,更在開展當天炊煮關渡平原栽植的稻米,讓觀賞的民眾感受土地百年來滋養生命作法。
圖/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自然藝術」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一種使用在地資源的藝術形式,作品是來自這塊土地原有的自然物件,當一檔展覽結束後,不必擔心作品對於環境所產生的負擔,吳主任說曾有一件立陶宛藝術家的作品給她深刻的感受,作品是用許多樹枝圍繞一棵大樹所建造的小型空間,來參觀的小朋友喜歡在裡面玩耍,跟作品互動,當展覽結束後,工作人員將作品拆除,讓這些物件自然的毀壞,吳主任突然有一個想法,作品傳達了藝術家獨到的眼光外,也讓大眾學習接受萬物在自然環境下的循環法則,這樣正向的循環讓藝術成為與在地環境和參與民眾的溝通管道,無形中也不斷扣連對於自然環境保育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