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聲/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每一次科技的重大創新─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I、GAI等,都對產業及社會帶來全面的影響及衝擊,伴隨著企業經營的思維與典範,也跟隨著創新及顛覆!
當然,對於科技創新總有些人是前行者,但多數人是跟隨者!還有少數人,是不知不覺者!可預見的是:特別是不知不覺者或慢半拍者,這些被動者注定是陷入嚴重的存量競爭與被淘汰的殘酷事實!
而能夠認知到科技創新對產業衝擊者,他們會提早佈局,期望能搭上新時代的快速列車,取得入場券,並搶佔未來的生態位!例如,小米、比亞迪、格力、海爾、華為…等,當然還有新創的科技業,如杭州七小龍:宇樹科技(Unitree)、深度求索(DeepSeek)、遊戲科學(Game Science)、雲深處科技(Cloud Walk)、強腦科技(BrainCo)、群核科技(Coola)和靈伴科技(Rokid)的統稱;還有“深圳四小龍”:柔宇科技、光啟科學、華大基因和優必選等。
AI的快速迭代進化,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模型、AI智能體的不斷更新迭代,還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茂出者,企業似乎無法預知行業的競爭者是誰?跨業、跨域打擊者,茂出越來越快!科技的創新,反映著新時代的潮流從不等人!這迫使企業及企業經營者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自 2025 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科技巨頭紛紛展開大規模裁員,並將更多資金投入人工智慧(AI)與算力建設;亞馬遜、Google 、IBM、惠普、微軟、英特爾、 Meta…等科技巨頭均宣布了裁員計畫!根據全球知名諮詢顧問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國企業在 10 月宣布裁減 153,074 個職位,較2024年同期激增 175%,較 9 月的 54,064 個職位更暴增 183%,幾乎擴大了三倍。更為震撼人心的是:這些公司大幅裁員,而公司的股價、市值卻持續上漲!這與過往公司裁員代表著:企業經營不善的裁員作為大為不同!企業似乎為了提升績效而裁員!雖然兩者都同樣為了改善企業體質!但背後的邏輯是迥異的!這些公司一邊裁員,一邊卻高薪搶AI大神!
這與科技創新的目的顯有著不同的著重點:科技巨頭及媒體不斷散播著AI可以節省人力、提升效率!筆者一直主張:建構數智系統與能力主要是提升『新質生產力』~『提質、增效、降本』,這三者是有戰略順序性的!提高產品製造與研發設計品質及速度,提升生產力、擴大營收,降本是數智系統的必然結果!這也是延續工業製造透過自動化、高速化提升生產效率的邏輯思路!媒體及軟體廠商也抓著當前企業主最在乎的『成本』做文章!而非強調透過AI、數智系統所帶動的『價值』提升!
受到全球經濟景氣的遲滯、通脹壓力,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加上美國不斷地打關稅牌’
區域地緣政治壓力…等眾多因素影響,近2/3以上企業CEO、CFO將『引進AI(基本上是自動化、數位化基礎建設)』等視為是企業未來一年的戰略優先事項。麥肯錫最新的報告也指出:在採用生成式AI的業務部門中,企業降低了超過20%的成本,這基本上是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
雖然,AI技術仍在發展起步中,企業必須正視如何擁抱AI,推動人─機共舞,將數位科技、AI融入到企業業務的運營中!更重要的是:推動數位化、數智化、AI+,已經從『選項』變成為『生存必備』的能力。企業經營者必須清楚認知道:數智化、AI化不是一項專案的引進,而是企業整體體質、DNA與經營能力、經營模式的轉換!是企業的全員活動,包含企業文化與員工素質能力的提升!企業經營者必須親身帶頭投入、發動的企業轉型!企業無法靠招聘幾個AI大神就能達成的!『裁員』更不是推動AI的首要目的!認清提升新質生產力!投資員工提升AI素質與能力,改變工作方法、重新定位工作角色,激活工作的意義與使命,企業才能帶領員工一起搭上數智化、AI化的大潮!對員工的不離不棄,投資員工,贏得員工的信賴,才能凝聚軍心,共同提升、強化企業體質、創新經營模式!數智化、AI的一場無法抗拒的力量!企業及員工都必須與時俱進!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