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川普關稅衝擊空前 學者憂心失業、產業外移、房市下滑

現代財經基金會17日在台北舉辦「台灣經濟如何突破關稅衝擊」論壇。圖/記者宋秉忠攝
現代財經基金會17日在台北舉辦「台灣經濟如何突破關稅衝擊」論壇。圖/記者宋秉忠攝

川普政府對台關稅是20%加平均3.3%的最惠國關稅,高於日、韓的15%,傳產首先受衝擊出現失業潮,半導體產業鏈隨台積電增加美國投資而外移;廠去人也去,半導體產業鏈的科技新貴賣掉台灣房產、移居美國,台灣因此消費不振、房市下滑。一個由川普關稅引起的完美風暴就這麼在台灣形成。

現代財經基金會17日在台北舉辦「台灣經濟如何突破關稅衝擊」論壇,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開頭就先強調,對於台積電帶動的投資美國風潮,他不像其他人那麼樂觀,首先232條款對台灣產業的衝擊比對等關稅更大,9月底、10月初,美方就會公布半導體關稅,川普過去曾放話會課100%以上的關稅,他推測至少會在25%至50%之間。

若要豁免關稅,就必須投資美國,吳大任以台積電投資為例指出,原先因為拜登要補貼66億美元,台積電才決定投資650億美元,但後來在川普的脅迫下,又追加1千億美元;美國沒有封裝產業,台積電的晶片生產出來必須送回台灣封裝,成本太高,最後只能把整個供應鏈搬到美國。

台積電去美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跟著去美國;三星加碼投資美國,韓國的供應鏈也跟著過去,現在美國工程師的薪水就比台灣高,2、3年後,所有半導體廠產能開出,吳大任認為,美國包括工資在內的所有生產要素成本都會水漲船高;如此一來,勢必擠壓台廠在台灣的投資;而且,台廠投資美國賠錢的可能性很大,美國可能成為台廠的錢坑。

川普關稅衝擊至今未在台灣顯示,主要是AI產業需求旺盛所帶動的拉貨潮,這使得台灣的出口不降反升,從5月起,更是連續數月創新高,但據吳大任表示,在川普關稅的衝擊下,台灣對美出口一定會下滑;大陸及東協對美出口也會下滑,過去「台灣出口零件,在大陸和東協組裝,再出口美國」的產業鏈也將改變,造成台灣對中、對東協的出口也下滑,這對於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來說,後續衝擊將大於鄰近國家。

吳大任指出,台灣出口占GDP的60至70%,去年是63%,而韓國的占比只有50%,日本是20%,中國大陸只有18%,川普關稅對台灣經濟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為什麼以前台商投資大陸、東協等國,都能賺錢,而投資美國就會虧錢?吳大任指出,台商投資中國大陸、東協等地,是基於成本考慮,而投資美國卻是被脅迫的,違反經濟規律,就容易虧錢。

吳大任指出,川普必然會繼續用高關稅逼迫台積電將先進製程轉移到美國,同時也把半導體的產業鏈也帶去美國;廠過去了,人也就要過去,台灣的工程師只能賣掉在科學園區周邊的房產,轉到美國買房;失去這些高端消費者,台灣房市將面臨下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