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結果

已找到 38 則相關結果

傑出大陸台商經驗分享2:融入紅色供應鏈關係台商的存亡

自2018年以來,不但全球陷入30多年來最嚴重的不景氣,就連大陸這個世界創業樂土也蒙塵。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大陸2018年一年的新創企業就高達5萬家,到2023年時,一年只有1千家,呈斷崖式下跌。就連視為新創指標的「獨角獸」企業也從2021年的192家,減少到2023年的106家,成功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更從2021年31家降至2023年19家。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指出,大陸經濟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台商身處其中,只有與時俱進、重組與突破,並先立後破,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產業大清洗的潮流下,屹立不搖,生存下來。 然而,要融入大陸的紅色供應鏈,要打入大陸的內銷市場,絕對不比開拓國際市場容易。 一位做減速機台商就有滿腹的心酸,他曾被邀請參與大陸衛星零件的研製,等研製成功後,供應商卻不是他;還有供貨給大陸風力發電機廠,出貨後,卻不知向誰去收貨款。 一家專做筆電鍵盤並供貨蘋果電腦的大陸台商,雖然擁有過硬的技術,但疫情期間外銷受阻,只得爭取大陸訂單;經過努力,終於取得華為筆電鍵盤的供貨權,但價格慘不忍睹,台商苦笑說,華為是要求蘋果的品質,但只給小米的價格,生意真難做。 大陸內銷生意難做,但要生存下,還是要做,而且要提早規畫。和新精沖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呂宏義原來是做磁碟機的沖壓零件,但到大陸設廠後不久就發現,快閃記憶體正快速取代傳磁碟機;此時,雖然傳統生意正好,他還是下決心進行轉型,毅然組建新的汽車沖壓件事業體,初期由傳統事業體支持新事業體的發展,最後取代舊事業體,並使公司生存下來。 呂宏義表示,公司業績好的時候,就要開始思考下階段的轉型升級,如果等到業績走下坡再思考轉型,就來不及了。就像現在,汽車業務正好,但呂宏義卻已經開始焦慮了,開始思考如何向半導體、人型機器人產業轉型,並且將沖壓本業擴充到金屬成型的相關業務,並計畫在未來3年內將營收倍增,以便進行IPO。 蘇州勳龍智造精密應用材料董事長林萬益到大陸投資超過20年,曾經被倒過帳,甚至連大公司也倒帳;最氣人的是,公司辛苦培養的技師月薪1萬人民幣(下同),感覺已經不錯了,沒想到同業一下開3萬,直接挖走。 面對同業砸錢挖角,林萬益的對策是喚起大陸幹部的民族自豪感,他告訴陸幹,他到大陸投資設廠是「要助力中國成為世界智造強國」,以此來激勵大陸員工。不只精神喊話,林萬益還拿出真金白銀來鼓勵大陸員工,像今年贊助員工到上海復旦大學讀研究生,費用就高達80萬元。 陳明璋指出,企業要永續存在,只有與時俱進、內革外應,才能健康生存,台商應該明白「守成不能保持現狀」的道理,只有否定既有成就的變革,才能生存,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傑出大陸台商經驗分享1:逐市場而居 宿命就是滿足顧客

19位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傑商)獲獎人,經歷近30年來最慘烈的全球不景氣存活下,就像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說的,他們是「剩」者為王,是精英中的精英。從傑商的身上可以看到台灣人獨有的堅韌,也讓人想學習他們的成功方程式。 陳明璋擔任過陸委會經濟處長,「棄政返學」後,30多年來從事台商輔導工作,更年年參與傑出大陸台商選拔,說他是「全台灣最懂台商的男人」,一點也不為過。 陳明璋為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專輯寫序時提到,傑商是天生逐市場水草的族群,宿命就是替顧客買爺服務,不做到滿點永不休。 像汽車煞車器零件廠「永新控股」,原本做原廠代工,疫情期間,勇敢轉攻售後服務市場,隨著新車銷售減緩,售後市場反而大發利市;代理服務的裕典,避開高關稅的美國市場,當起歐洲燈飾品牌的中國區總代理兼採購代表,包辦客戶到大陸參展後品管、包裝等服務,並在俄羅斯及奧地利設發貨倉庫,藉此綁定客戶。 台諺說的好,「站在好地頭,勝過你會打拳頭」,也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傑商來自台灣,若想得到大陸地方官商的支持,是要下功夫的。 經營五金零部件的「無錫千里眼」總經理鍾捷名就是相信「先交朋友要做生意」的道理,先想法子讓當地官員把他當成老鄉般推心置腹,然後從中了解政策的背景及用意,然後聘請專家做研究,再決定投資。 麗豐和美亞生技則是跟著政府政策走,不走一般的美白化妝,而走中藥美容美妝,自然能得到政府的扶植。 當大陸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加,並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之際,傑商「董麗珠」就以西安為基地,研發「陝拾參伴手禮」,並以歷史名人李白、張騫來命名,自然受到當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的喜愛。 既然逐市場水草而居,傑商永遠不滿足現有的成功,反而在成功的頂峰開始找未來的衣食父母,像原來在台灣做磁碟機零件的沖壓,到大陸設廠後發現磁碟機已經逐漸被快閃記憶體取代;為此,公司開始轉型做電動車零件的沖壓,甚至擴大至金屬成型的相關產品,目前已經與特斯拉、比亞迪、小鵬、華為等電動車廠建立供貨關係。 就像和新精沖董事長呂宏義說的,轉型一定要在公司最成功的時候開始,否則等公司業績開始走下坡時,再想轉型,就來不及了。

最糟的景氣 最強的台商 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頒獎

2024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頒獎典禮15日在台北舉行,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前行政院長陳冲頒獎;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前海基會董事長許勝雄在致詞時不約而同提到,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2019年新冠疫情、2022年俄烏戰爭相繼而至,過去6年可說是近30多年全球景氣最差的時代,但卻有無數台商逆勢生存下來,19位得獎的傑出大陸台商真可謂是「精英中的精英」,值得大家效法學習。 陳明璋指出,今年是全球最不景氣的一年,現在又加上川普上台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可想而知,明年景氣只會更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為在海外打拚的台商雪中送炭,已經舉辦第十二屆的傑出大陸台商評選活動就是要給台商朋友一個鼓勵;在全球經濟「大清掃」下存活下來的台商,特別是19位得獎台商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陳明璋指出,台商目前面臨十大挑戰,兩岸關係緊張就是其中之一,面對挑戰,大陸台商採取「中國+1」或「台灣+1」的策略,到中國大陸以外設廠,今後則要實施「中國新加一」策略,也就是跟著大陸官民的步伐,到一帶一路國家去投資。 陳明璋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三方案應對全球不景氣,即以內循環帶動外循環、發展新質生產力、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大陸台商可以跟著政策走,例如,在帶路國家建立產業鏈,如此,才更有可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生存下來。 許勝雄致詞時也指出,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已經演變成中美爭霸戰,迫使大陸台商必須在中國大陸以外另闢生產線,但「中國+1」導致成本上升,短鏈,甚至是斷鏈;緊接著2020年,大陸全面防疫嚴重衝擊台商出貨,造成的存貨直到去年第2季才算出清;但2020年卻又爆發俄烏戰爭,造成通膨,逼使各國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膨,對企業造成壓力。 面對川普上台的新變局,許勝雄常跟核心幹部說,一定要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價值貢獻者的角色,這樣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而要扮演價值貢獻者的角色,許勝雄提出企業要進行五項修練,包括建立創新機制、省思核心競爭力、積極的企圖心、貫徹執行力、講求速度。 曾擔任一至六屆傑出大陸台商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許勝雄特別感謝陳明璋對台商的愛心、耐心、細心,就算在疫情期間,他還是想方設法,透過視訊方式評選傑出大陸台商;評選過程中,有些入選名單也經常被否決,評委們不厭其煩、堅持專業,就是希望選出最優秀的大陸台商;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不是大型公協會,多年來卻替台商做了很多事,實在令台商感佩。 許勝雄提到傑出大陸台商的評審過程嚴重謹,陳冲隨後也證實了,他笑說,過程中經常出現「理性的爭執」,就是務求公正。 對於川普上台後的世界大變局,陳冲深有同感,他「脫稿」提到,2018年他中風前一個月在節目中被問到,川普發動貿易戰,台商怎麼辦;當時,他還準備了一塊看板,上面用英文寫著「這個貿易戰不只是貿易戰」,也就是情況比貿易戰更複雜。 中風出院後兩個月,陳冲又上同一個節目,當時,他更堅持之前的判斷,中美貿易戰已經演變成情報戰、科技戰的全面爭霸戰,台商處於全球供應鏈關鍵位置,日子更不好過了。 陳冲還重覆了陳明璋說過的話:未來全球景氣「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明年還要加上川普上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最近,當有人邀請他講地緣經濟時,他拒絕了,因為未來的情況太複雜了,他也說不清楚。 不過,為了替台商打氣,陳冲還是形容未來是個「有趣的時代」,台商何其幸生在這個時代,又何其不幸生在這個時代。 在這個危機與轉機並存的時代,陳冲認為,19位得獎台商真的不容易,值得大家學習效法。

兩岸出口「光輝十月」是假象 今年經濟最差 明年更差

2020至2024年全球經濟經歷自1990年初以來最差的5年,令人意外的是,兩岸出口卻出現「光輝的十月」,台灣10月出口41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大陸10月出口一下子由9月的2.4%年增率,暴增到12.7%,遠超市場預期的5%。 但別高興太早,據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最近與大陸台商接觸所知,這是因為美國客戶臨時要求廠商在10月份將今年的訂單全部出口,以防川普明年就任美國總統後,再次大幅增加大陸商品關稅;至於明年的美國訂單,目前完全看不到。 根據世界銀行今年初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2020-2024年全球經濟將會創下 1990年初以來增速最慢的5年,而且,到 2024年底,有將近四分之一開發中經濟體較新冠疫情前(2019年)更為貧窮。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9月25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期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是3.2%,比5月預估的3.1%小幅上修,2025年成長率預測維持在3.2%不變。 OECD也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可達2.6%,明年成長率預料將在聯準會降息緩和、景氣降溫趨勢下,減少至1.6%,比5月時預測的1.8%更低。 至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維持在4.9%,明年成長率預料將減緩至4.5%。 因此,陳明璋14日在主持「2024第十二屆台商創新營運模式論壇」時一開頭就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是40年來最疲軟的,在通膨、經濟衰退、戰爭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再加上川普上台後將增加對各國的關係,明年世界經濟只會比今年差,「沒有最差,只有更差」陳明璋說。 至於大陸台商所面臨的競爭,陳明璋指出有六大類型: 一,黑天鵝效應。中美全面長期權力鬥爭下的經貿戰、科技戰和智財戰; 二,紅色供應鏈。大陸國家資本主義支持的半導體、AI、5G、無人機及機器人產業; 三,新網路霸權。除了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華為、小米以移動網路技術打造的物流及支付系統; 四,原產業競爭。以購併、策略聯盟形成的大型產業巨頭; 五,病毒的侵襲。各國因防疫而形成的鎖國現象窒息國際銷售及旅遊; 六,靠邊站的壓力。中美爭霸加劇,台商被迫要在兩岸之外再增加供應鏈。 台商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之戰,陳明璋認為,台北經營研究院責無旁貸,要挺身而出,鼓勵這些毫無奧援的中小台商,給他們鼓勵的舞台,讓他們有勇氣站出來繼續打拚,此時此地舉辦2024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選拔,更顯得有意義。

【有片】中華文化復興節當天 兩岸麒麟文化中心舉行首場論壇

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節,台灣與平潭的麒麟文化研究中心特別選擇這一天舉行首場論壇,共論「中華文化復興與麒麟文化」。 台灣麒麟文化中心執行長高永光開場致詞時指出,麒麟是中國神話「四靈獸」之首,這是因為麒麟有仁愛之心,連花草樹木都不忍踐踏,每當祂出現的時候,就代表和平時代的到來,兩岸都追求和平發展的目標,探討麒麟文化所體現的「和平」精神正是台灣麒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 平潭麒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興則指出,平潭地圖狀似麒麟,故稱麒麟島,東海有神獸,盛世現麒麟;麒麟每一次出現都象徵一個特殊歷史時代的到來,平潭綜合實驗區因為台灣而設立,因為台灣而特殊;作為大陸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勇於先試先行,為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新樣本,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前立委、台北市表演藝術中心董事、表演藝術聯盟常務理事陳碧涵指出,社會關心文化復興通常有兩種情境,一是為了戰後重建,借助傳統文化來重建民族自信心,讓大家對未來充滿想像;二是當經濟高度發展,社會想透過文化復興來助力身心靈的和諧,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想透過文化復興來突出自己文化的獨特性。 陳碧涵指出,談文化復興,就不能不談藝術,唯有藝術的滋潤,民族心靈的土壤才能長出更美麗的文化花朵。 前真理大學宗教系系主任張家麟指出,麒麟是最能代表儒家仁愛精神的象徵,孔子就給予麒麟最高的道德評價;而台灣作為中國的移民社會,為了表示對「文化中原」的不忘,為了表示對儒教的最高尊崇,不管是在官修的孔廟、關廟裡,或是民間的廟宇、祠堂裡,對麒麟圖騰的使用率或精緻度,甚至都高於大陸。 但可惜的是,日本人對於麒麟的重視度遠勝於中國人,張家麟指出,日本商社把麒麟做成啤酒的商標,賣到全世界,讓不知情的外國人以為麒麟是日本傳統;未來,如何透過智財權的塑造,把麒麟的文創代言權再奪回來,是兩岸中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則指出,麒麟的圖案比龍更溫柔、更貼近人,在中國人最常接觸的廟宇裡,祂是道德的守護神,這突顯了中國與西方宗教觀的不同:中國人的宗教觀是人皆可為堯舜,人因為自我修養而成為神,受到人的崇拜。 洪孟啟指出,麒麟文化強調仁愛、和平,就像孫中山先生講的「和平、奮鬥,救中國」,要中國人相互合作、維持和平,並藉此讓中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因此,紀念中山先生誕辰的同時,就更要弘揚麒麟文化。 最後,鄭興朗讀了《東海有神獸,英名喚麒麟》神話故事,故事結尾是:「麒麟兄妹以身鎮海,它們的身體最後融入了兩座島嶼的群山和大地之間,它們的魂靈沒有消散,而是鎮守著東海海域。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喚麒公子嵐為海壇,現在的平潭島;喚麟公主瀛為瀛洲,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島。兄妹相隔68海里。」 鄭興強調,麒麟出東海,昭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會真正實現「盛世現麒麟」的歷史佳話。

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獎得主個案分享及頒獎14、15兩天舉行

由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頒獎典禮將於11月15日(周五)下午在台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前行政院長陳冲、前海基會董事長許勝雄、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等人將出席;此外,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將於11月14日白天及11月15日上午舉辦台商創新營運模式論壇,由得獎傑出台商分享成功經驗。 就像陳明璋說的,常年在外的台商難得回台一次,除了頒獎之外,還希望他們能跟社會大眾分享經營之道,讓他們的成功經驗能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這才是舉辦傑出大陸台商獎的宗旨。 根據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提供的第十二屆傑大陸台商獎得主名單如下: ●外銷傑出 永新控股董事長紀經得、裕典代理服務董事長郭國裕 ●內銷典範 傳仕重工科技董事長陳育勝、迅得機械董事長王年清 ●通路標竿 麗豐企業董事長陳碧華、董麗珠企業管理董事長巫春燁 ●ESG 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勳龍智造精密董事長林萬益 ●轉型升級 和新精沖科技董事長呂宏義 ●接班傳承 捷勝五金企業董事長林文濱、副董事長林世傑 ●創新經營 鍏茂智能科技董事長李韋宏、千里眼五金零部件總經理鍾捷名 ●青年創業 美亞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宜蓁 ●協會貢獻 深圳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盧政群、珠海台商協會會長藍盛義 ●兩岸貢獻 淡江華東校友會會長邱素蕙、東莞台心醫院執行院長謝瀛華 ●回饋鄉里 小牛津國際文教董事長鄭莎莉 過去11年,「傑出大陸台商獎」已經選出台達電、捷安特,以及台企聯三任總會長張漢文、郭山輝及李政宏等傑出大陸台商,同時邀請過副總統蕭萬長及陳冲等政府首長頒獎表揚;「傑出大陸台商獎」過去11屆已選出177家企業、195位企業家。

【有片】汐止康麗診所11/8開幕 世界級胃腸肝膽名醫黃以信駐診

汐止和基隆的民眾有福了,汐止康麗診所本月8日開幕,院長黃以信正是全球科學家排名前2%的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病房主任,他在台北榮總、振興的掛號都要提前三個月。 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對全球800萬名科學家評選中,黃以信列名終身(近60年)暨2020-2024年全球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他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2003及2024年度學術研究論文獎第一名。 68歲的黃以信白髮蒼蒼,這都要拜這40多年來的醫生生活所賜:白天看診、晚上閱讀文獻兼寫作、周六周日上課,「我的兄弟裡,就數我的白頭髮最多,」說著說著,黃以信笑了。 台灣的肝炎研究世界第一,黃以信卻走「偏鋒」,專攻藥物性肝炎;別的醫生總愛在病人面前拍胸脯表權威「就是這樣沒錯」,但處女座的黃以信卻深信「例外」才是常態,所以在診斷前,他一定盡可能地做檢查,不敢有一點馬虎,因此,每次當別的醫生下班了,他還在「與病魔搏鬥」。 當然,這就是黃以信的號要提前三個月掛的原因。 兩年前從榮總退休後,黃以信受到凡尼亞生醫科技董事長陳庭甄的禮聘,繼續在專業領域發揮餘熱,黃以信笑說,他是廢物利用,自己還不到七十歲,身體健康,所以不想「呆」在家裡,空有一身武功。 黃以信指出,汐止雖同屬新北管轄,但其實醫療資源遠不及中和、永和,當地只有一家大型醫院,民眾有大病還是要耗費兩、三個小時到台北市掛號,診所開在汐止,還可以方便基隆的民眾看病。 黃以信在衛福部擔任五、六個委員會的審察委員,也非常了解細胞治療過去的問題,但近10年來,情況改變了,不但相關技術突飛猛進,台灣的再生醫療法規也迎頭趕上世界;很多無解的疾病現在有了救治方法,甚至可以透過新技術為健康「超前部署」,像是抗衰老、醫美就有很多很先進的技術,他雖然擅長傳統療法,但對於細胞治療的突飛猛進,卻是樂觀其成。 如果說,黃以信看到細胞治療的科技層面,那麼陳庭甄董事長就是看到細胞治療與老齡化社會「不期而遇」的商機。 陳庭甄董事長指出,健保醫療市場確實已經飽和,但大健康、抗衰老的市場卻正在起飛,過去無解的疾病,現在透過新的細胞治療技術,不但有解,而且還可以做到預防;而且,台灣再生醫療法規逐漸完善,凡尼亞生醫營運要遵循法規,同時會走在市場的最前端。 凡尼亞生醫總院長鍾易成則指出,追隨政府「2030健康台灣」的規畫,凡尼亞將逐步在台灣打造結合生命科技與醫美的連鎖體系,這也是連鎖診所取名「康」(健康)、「麗」(美麗)的原因;康麗未來將在台灣打造小型(100坪)、中型(200至300坪)、大型(500坪)、旗艦(1500坪)四級診所,而且,2年內,就會先啟動10家。 除了台灣的展業計畫,鍾易成透露,凡尼亞也在美國、中國大陸、英國、法國、杜拜、沙烏地阿拉伯的10個城市打造5千平米以上的連鎖診所,營運重點是結合AI精準治療及康養中心。 康麗連鎖診所6月已在北市大安區建立第一個診所,汐止是第二個,明年3月則在新北林口啟用第一個旗艦診所,接著,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的旗艦診所都會在明年底之前開業。 康麗的旗艦診所除了一般健保門診外,也特設針對外國客戶的專門門診,不但有專車接送,也有一對一的護士照顧等服務。

兩岸緊張升高 竹科新貴詢問移民馬國升溫

「美國之音」27日報導,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馬來西亞當作「第二家園」,因為馬國的消費、房價低,生活步調悠閑。台灣人則居外國人移民馬國的第6位,自從年初兩岸緊張升高以來,詢問馬國「第二家園計畫」(MM2H)的竹科新貴也迅速升溫。 根據馬國政府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1月31日,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畫」持證者共有56066人,中國大陸人最多,共24765人;台灣人居第六,共有1611人。 一位從事馬國置產移民服務的台商BEAR指出,申請「第二家園」最低5年的居留權,要先存一筆約15萬美元(約480萬幣)的存款到馬國銀行,同時要在馬國買一棟價值60萬令吉(約450萬台幣)的房子,加上不可以在馬國工作,所以台灣一般上班族是無力負擔「第二家園」的條件,必須是中上收入者才有能力申請。 BEAR的客戶中不少是竹科的科技新貴,疫情後的2年,他們當中不少人就在新竹炒房,但賴清德上台的1月13日、就職的5月20日,兩岸關係都出現過一波緊張,事後,竹科的客戶就激增。 有些客戶還透露,他們公司的經營規畫只到2026年,更讓員工萌生要到海外置產避險的想法,而馬國距離近、社會安定、消費低,就成了竹科新貴的首選。 再加上近年央行積極打房,造成投資客炒房困難,因此,BEAR最近舉辦馬國置產移民說明會,不需特別宣傳,就有20至50人參加,而動輒上百人的說明會也不是難事。 至於中國大陸人熱衷到馬國置產移民,BEAR表示,主要是大陸經濟欠佳、政府加強查稅,因此,大陸真正有錢人移民加拿加或英國,很多自營商則是將資產轉移到馬國,躲避政府查稅。 而據「美國之音」的報導,低房價、華人多,是大陸人移民馬國的「枱面上理由」。一名來自青島、定居吉隆坡的朱女士表示,在中國,房子都很貴,但在馬來西亞,10多年前,200平方公尺的房子價位才值75萬令吉,換成人民幣才100多萬。 來自淄博的張女士指出,華人占吉隆坡總人口百分之三十,而檳城則占百分之七十,那怕是來自中國的老年人,在大馬的日常生活都不會有語言障礙。

六縣市攜手 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頒獎 黑麋影視《致回家的妳》奪冠

由六縣市政府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的2024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青春還鄉」27日於新北市板橋秀泰影城舉行頒獎典禮。黑麋影視製作的《致回家的妳》拔得頭籌,記錄一位剪輯師返鄉接手茶園的心境,深刻描繪當代青年在城市追求夢想,與回歸田園生活的豐富情感和心路歷程。 新北市副秘書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政府以「青春還鄉」這個全台獨創的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支持地方創生議題、為影像創作者搭建舞台,三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創作參賽,主動拿起鏡頭耕耘地方故事,更顯地方創生的念頭已在現代青年的心中萌芽。 龔雅雯表示,「青春還鄉」微電影競賽今年由基隆、台北、新北、桃園、竹縣、中市等6縣市政府共同支持,展現出推動地方文化的決心,透過這些影片創作,不僅記錄了各地的創生故事,更凝聚了社會對地方發展的重視,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注入新活力;樂見「青春還鄉」能更茁壯,帶更多人認識、參與創生,擴散地方的影響力。 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今年共收到77件拍攝企劃,最後拍出37 部作品入圍決賽,經過評審團連日決選共有14部影片獲獎。首獎是黑麋影視的《致回家的妳》,記錄一位剪輯師的斜槓創生故事,一面維持剪輯師的日常工作,一邊接手南投家中茶園的返鄉心境;貳獎由就讀中正大學的田筱琪拍攝《返鄉中年》獲得,影片講述其父親返鄉二十餘載,致力推動友善農法的親地愛地的農人生活;參獎由聚文化社會企業的《回新屋》獲得,拍攝第三代養蜂青年連冠欽打造新屋沿海地方創生的夢想。 今年特別獎及優選獎共選出8部作品,其中6部有探討檳榔產業為題的《剖白》;紀錄深坑山區百年茅草屋頂土埆厝─林家草厝主人翁的《來!喝茶啊!》;由四所不同大學學生組隊參加,拍攝新竹縣新豐鄉「大口吃米」的作品《田心連綿》;拍攝烏來泰雅文化的作品《走在山裡面 TAMPA》;以台南蓮河場域思考返鄉議題的《返鄉 好嗎》;以東港王船祭為主題拍攝的《祭憶猶新》等皆是有學生參與及拍攝的作品。 優選獎有紀錄桃園市「桃氣青農」獨家故事的作品《幸福田上》;《心中的角落》作品記錄重新打造蘭嶼傳統「地下屋」,提供旅客面對新挑戰的勇氣,皆獲得評審團好評。 校園新秀獎共有3名得獎作品。第一名作品《富富得正》,拍攝桃園「富富‧小山岡」以老屋活化帶動富岡小鎮的創生;第二名是拍攝新北野柳漁港的潛水教練王國昌長年投入軟絲復育、現已劃設為海洋保育區的作品《不只潛水的潛水店》;第三名作品為幾位跨校大學生在暑假期間,深入蘭嶼,打動在地居民一起創作社區壁畫的《波灡壯闊,嶼你啟航》。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認為,當代青年不僅關心自身發展,也樂意投身地方將自身所學與家鄉的發展結合,為故鄉打造新文化和新價值;她表示,新北市青年局會持續辦理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地方創生文化和返鄉青年的故事,進而關注並支持地方創生;今年的競賽作品來自全台各地,其中有多組團隊是第二次參加,這也證明了這個競賽正在發揮影響力,吸引更多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參與,一起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努力。 桃園青年局長侯佳齡指出,桃園共有3部影片得獎,樂見桃園青年長年投入創生的努力獲得影像團隊的青睞拍攝及評審的肯定。 新竹縣政府行政處副處長高佩菁表示,今年首次參與就看到新竹縣的大口吃米團隊故事獲獎,期待明年有更多優質創生故事被拍出來。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科長呂丘鴻表示,今年世新大學同學拍出優選獎的作品,顯示台北市仍有許多優質農業創生題材待發掘。 基隆市產發處簡任秘書黃毅維表示,今年有許多團隊參賽,期許來年可有作品獲獎。 台中市影視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婉榆指出,透過競賽讓人看到中部地區豐富多元的地方創生與人文深度,也歡迎大家到台中走走探訪。 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表示,今年競賽特色除了學生參賽及得獎比例高,第二個特色是得獎影片多在探討「返鄉」議題,包括青年及中年的返鄉。 相較於前些年的倡議及推廣,李永萍認為,今年的地方創生已到「生根」及「生存」的階段,大家開始反思「返鄉」維持生計的可能性,以及偏鄉生活的多元價值,也代表了競賽的成熟度及影響力。 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揭曉後將進行六縣市巡迴影展,免費播映;11 月起,從新北市青職基地和台灣藝術大學出發,各地接力登場,詳情請關注競賽官網和臉書粉專查詢;接下來,在新北市青年局的Youtube平台上也可看得到所有得獎影片。

用鏡頭定格時間、看到永恆 兩岸大學生茶馬古道攝影紀行走過第八個年頭

兩岸大學生一起走雲南茶馬古道,沿途用相機紀錄所見,作品公開展示,藉此見證茶馬古道的變遷;活動從2017年開始,今年邁入第8年,台灣參與的大學生超過百人。活動策畫人的中華競爭力交流協會理事長蔡佳麟說,這項活動不但用中國人的視角去詮釋茶馬古道的古往今來,同時,在艱難的旅途中,同學們更能體會到「珍惜當下」的意義。 「2024茶馬古道紀實攝影展」26日下午在文化大學城區部大夏藝廊舉行開幕典禮;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致詞指出,過去8年中,台灣有上百位大學生參加了兩岸大學生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活動,過去成員拍攝的照片已經成為今天的歷史,就像2018年之前,進入茶馬古道上的雨崩村還要靠騾馬,現在則有越野車,騾馬載物的景像已不復可見。 蔡佳麟長期投入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活動,就是十多年前看到《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的荼馬古道專集《尋訪香格里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從那時起,他就想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紀錄茶馬古道的今世前身,開始籌畫兩岸大學生茶馬古道紀實攝影營。 2017年,蔡佳麟開始帶著兩岸大學生同行古道,藉由現在的視角觀察並紀錄滇藏線茶馬古道的變化,這八年裡,大家看到了當地因為經濟發展、交通便利而出現的變化,特別是當快門按下的瞬間,紀錄的事件將不會再重複。 茶馬古道變化之快可以從雨崩村的變化中看出,蔡佳麟指出,2017年村裡只有三間客棧,一張床一個晚上只要30至50元人民幣(下同),但現在最好的客棧一晚要價3千元。 就連蔡佳麟每年都會去拜訪的僧舍,主持今年竟然也招待他吃義大利肉醬麵。 旅途上經常可見朝山的藏族人,由於長途跪拜禮佛,混身骯髒,但蔡佳麟指出,人的外表是髒的,但人的心卻是最乾淨,因為他們每次跪拜、口頌佛號,都是迴向眾生。 即便因為觀光興起,荼馬古道上的藏族人的收入多了,但在外人眼中,他們的收入還是微薄的,但蔡佳麟認為,他們的心卻是富足的,因為他們始終對現狀感到滿足。 旅途上看見茶馬古道的一年一變,體會到「過去的不會重來」,蔡佳麟覺得,學員們開始反省要珍惜身邊的人,而患難與共的經歷,這八年中也成就了四對情侶。 蔡佳麟希望,茶馬古道攝影紀行十周年時,所有參加過的同學也能重走一次,體會用鏡頭定格時間、使之成為永恆的感受。 由中華競爭力交流協會主辦的「2024茶馬古道紀實攝影展」將於10月23日至10月29日在中國文化大學城區部大夏藝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