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中美關稅談判即將揭曉 北京搶占多邊舞台爭取支持

大陸積極在關稅議題上爭取國際支持,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右)10日在北京與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會面。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積極在關稅議題上爭取國際支持,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右)10日在北京與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會面。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關稅談判即將揭曉之際,北京積極展開多邊外交攻勢,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10日在北京與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會面,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也赴吉隆坡出席「10+3」(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議,拉攏東亞對抗川普單邊主義。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上任後首訪亞洲,在東協會議上強調美方重視印太地區。

丁薛祥10日會見保爾森時強調,中美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推進合作,並稱中國是當前動盪世界中的最大穩定力量,呼籲美方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為兩國穩定經貿關係注入正能量。

中方也轉述保爾森的表態,稱其認為「美中關係關乎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願意為雙方在互信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保爾森的職業生涯都在與大陸打交道,從他在高盛(Goldman Sachs)當銀行家到後來出任美國財長,而他的智庫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也長期關注中國問題,其意見受中美雙方重視。

保爾森的立場一向強調中美合作,他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就警告過,美中關係「美方經濟策略已被軍事思維滲透」,美國敵意會導致糟糕的零和博弈。

保爾森曾明言,貿易戰與關稅早在1930年代即被證實無效,如今重提只會傷害全球市場。他當時警告,中國作為美債主要持有國,若因關係惡化而減持,將對美國貨幣政策造成沉重衝擊。他同時指出,對中國全面脫鉤的想法「不切實際且不符合美國利益」,過度限制技術出口恐反傷自身經濟競爭力。

與此同時,王毅在「10+3」外長會議,強調東亞合作已成「世界最具活力地區」,應共同抵制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他特別點名「個別大國濫施關稅」,呼應中美博弈下對美國政策的不滿與警惕。

王毅還提出,要構建「融合發展、強健韌性、創新活力、人文相通」的東亞合作四大願景,呼籲重啟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完善區域金融安全網、強化糧食儲備機制等,藉以拉攏區域盟友。

與陸方同步動作的,還有正在亞洲訪問的盧比奧,他在吉隆坡試圖修補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重申「印太地區是未來50年美國外交的核心」;不過,盧比歐會見各國外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卻公布新一波關稅清單,涵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美方重要盟友。眼下,東協國家當中,只有越南已經跟川普達成協議,從46%降至20%。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哈桑在相關會議上直言,亞洲正遭「單邊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風暴」所困,多邊主義正被邊緣化;他強調,維護地區穩定與公平的貿易秩序比以往更加重要。

儘管中美雙方自5月的日內瓦貿易談判達成「暫時休兵」,暫緩自4月起的報復關稅螺旋,美國目前對中國出口商品課徵總稅率達55%,其中包括20%的芬太尼相關稅、10%的基準關稅,以及25%的川普前期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