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禪修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大,心情也變得開朗,人際關係非常圓滿,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尤其現在的人心都很複雜,如果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很容易就產生誤會,甚至引發衝突。
但禪修以後,這些狀況都可以避免,很多看似無法承受的事,你都可以一笑置之,不會與人計較,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你的心很清淨,很愉快,也很自在。
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有煩惱、痛苦;可是每天卻有一大堆來自於生活、工作或家庭的煩惱。禪修以後,你自然會有智慧,可以把這些惱人的事處理得很清楚,而且不會放在心上,否則,煩惱越積越多、越壓越重,等到有一天超過負荷的時候,就會受不了;這是最不好的。
禪修的人講「無生法忍」,但這不是要你去忍受那些痛苦的事,而是不要去在意那個受辱的表相,就當做沒發生一樣,依然心平氣和地把事情處理好。所以,既然是沒發生過,又何來「忍」的痛苦呢?這就是菩薩「無生法忍」的智慧。
直接穿透生理及意識的障礙
禪定可以直接穿透生理及意識的障礙,雖然看起來是在閉目打坐,但意念一定要能穿透生理及意識,然後再穿透潛在意識,進入真空。
潛在意識是一種累積的意識。比方你的心裡有什麼事情放不下,或是過去世的記憶,都會累積在這裡;它就像是意識的倉庫。我們晚上作夢就是潛在意識的顯現。所以,禪定除了要超越生理及意識的障礙外,還要能超越潛在意識,進入到真空,這才達到「身心平衡」,才是真正入了禪定之門,才是禪的境界。
入定以後,會覺得身心輕飄飄的,或是有其他的感受,但這都是禪定的過程,所以不要特別在意,也不要刻意強求;要不取不捨,繼續深定下去。否則,你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不會進步。
禪 就是超越的生命力
修禪有說不盡的好處,每個人都應該修禪。在日本有些企業一定會送幹部去受禪的訓練,因為擁有禪的思維與精神力量的部屬,更能擔起工作的責任。同時,禪的智慧也能開發他們的靈感;可見得禪的訓練特殊之處。
而禪的訓練都是從「靜」入門,為什麼要訓練「靜」?因為「靜」才能夠「定」,「定」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人在忙碌時,往往腦子也跟著忙,很少有清醒的時候。如果能有清醒的頭腦,對事情的處理一定有所幫助。
所以,如果你能瞭解禪,並將禪的精神應用在生活上、工作上、人際關係上,一定可以達到「真、善、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