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當琉璃王大舉進攻時,目犍連以神通力將五百名釋迦族人裝入缽內,然後飛出城去,但一打開缽,卻發現五百人全部化為血水,此時目犍連才深信佛陀所言不虛,神通真的不敵業力。
迦毘羅衛國是佛陀的祖國,常受強大鄰國憍薩彌羅國的威脅,幸好憍薩彌羅國的波斯匿王後來皈依佛陀,所以不曾發生過戰爭。但在波斯匿王還沒皈依佛陀之前,曾向迦毘羅衛國的釋迦王族求婚,雖然釋迦族不願與之聯姻,不過也不想得罪對方,所以他們找了一個名叫茉莉的美麗女奴,冒充王族之女,嫁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驚為天人,立她為第一夫人。
婚後,茉莉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叫做琉璃太子,八歲時,被父親波斯匿王送到母親的祖國迦毘羅衛國學習射箭。有一天,琉璃太子到佛陀說法的講堂玩耍,被釋迦族人斥退,認為他只是一個女奴之子,不配出入神聖的殿堂,不但把他在講堂玩耍過的地方重新更換新土,還送他回國。年紀輕輕的琉璃太子視此為奇恥大辱,他發誓:「當我為王時,一定要消滅釋迦族。」
這一天終於來臨了,當琉璃太子繼承為琉璃王時,第一件事就是征討迦毘羅衛國。佛陀雖知這是釋迦族人的共業,但為了祖國,他還是獨自來到琉璃王大軍必經之處的一棵枯樹下禪坐,想要阻止琉璃王的進攻。
琉璃王見到佛陀擋在路中央,就對佛說:「佛陀!那邊有枝葉茂盛的大樹,您不去那兒乘涼,怎麼坐在枯萎凋零的枯樹底下曬太陽呢?」
佛陀回答:「你說得不錯,但親族之蔭更勝餘蔭。」
琉璃王聽了,明白佛陀話中有話,就退兵了。但不久他又二次起兵,途中又遇佛陀擋在樹下,只得回軍。第三次亦然。到了第四次,佛陀知道釋迦族的共業終不可免,心中十分無奈。
阿難見佛悶悶不樂,就問佛發生何事;佛說:「七天之內,釋迦族將慘遭滅族。」目犍連聽了,立刻說:「那我們應該鼎力相助。」可是佛卻說:「這是釋迦族的宿世罪業,因果業報,你是阻止不了的。」但目犍連仍然堅持要用自己的神通力來幫助迦毘羅衛國。
當琉璃王大舉進攻時,目犍連便以神通力將五百名釋迦族人裝入缽內,然後飛出城去,但一打開缽,卻發現五百人全部化為血水,此時目犍連才深信佛陀所言不虛,神通真的不敵業力。
殘忍的琉璃王大肆屠殺城民,迦毘羅衛國的攝政王摩訶男十分不忍,他請求琉璃王給人民一個逃亡的機會,就是讓他先潛入水底,等他浮出水面後再殺人,琉璃王答應了。所以當摩訶男潛入水中後,城民便開始四散竄逃。起先琉璃王還不以為意,可是摩訶男一直不上來,他就派人下水查看,結果發現摩訶男竟將自己的頭髮綁在水底的樹根杈裡,早已斷氣了,為的就是不讓自己浮出水面,好讓百姓得以逃命。殘暴的琉璃王看到自己名義上的外公如此捨身救人,心中也不得不感動,但他最後還是滅了迦毘羅衛國。只是犯了殺戮罪業的琉璃王,終究逃不過天遣,在一場大火中與愛妃雙雙被燒死。
在這個故事中,釋迦族從一開始以女奴冒充王族之女去和親,就種下了欺騙之因,造成日後滅國的種子;接著由於釋迦族人過於自大,讓琉璃太子遭受不平等待遇,而誓言要消滅對方以洩恨;乃至目犍連以神通力仍無法抗拒業力;在在都說明了「因果業報」的可怕!因此,我們應該時時警惕,不要讓自己輕易的犯過造業,否則一旦時機成熟,業報上門,後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