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修行人如何求得靈性解脫?首先,不要讓心住相。什麼是心住相?就是讓人間的俗心、腦筋的妄念、欲望等,停留在清淨的本心上;應該要讓心保持淨空,就像宇宙虛空一樣,然後從「空」中可以生出智慧。
為什麼可以從「空」生出智慧?因為自性本來就在禪的世界,在宇宙實相中,所以我們要禪定,從定中進入實相,才能找到自性,得到智慧。
從禪定中超越時空
很多人以為打坐就是在修禪,其實不然,打坐只是修禪的一個方法而已。所謂禪,是指整個宇宙時空的實體,宇宙中的一切森羅萬象,所有的生命、智慧與造化,都來自於禪,所以禪不是學問,不能以求學問的方法來探求,否則只是緣木求魚罷了。
修禪一定要禪定,因為禪包括整個法界,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世界,當然也包括地球以外的宇宙時空,所以必須經過禪定的方法,超越地球的時空,才能接到禪的實相力量。
那麼要如何進入禪定?第一步先要做到身體不動,身心放鬆,不要有妄念,讓心完全專注、統一,與宇宙合一。如何合一?就是把心無限放大,從自己的身體裡面擴充到整個房間,再從房間擴充到房外,到地球,甚至到地球以外的宇宙;讓整個心無限大,無限寬廣,無限深遠,讓內在的靈性可以感受到這股禪的力量。
三昧定:深定、正定、妙定
如果你能從坐姿不動的初定,進入到深定,就完全離相,完全無我-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只有菩薩相,進入菩薩的法界;此時你就會明白,原來人間的一切煩惱痛苦,都來自於「我」的執著,如果超越了「我」,離我相,什麼煩惱也沒有;這就是觀自在菩薩在《心經》上所說的「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當你進入深定以後,就可以體會這個真理,觀自在菩薩也是在深定中見證到這個智慧的(註:「行深」就是指深定)。
所謂深定,就是從「人」的世界,也就是「地球」的世界,突破到另一個很純真、很自然、很清淨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你會發現「我」不見了,只有整個宇宙,因為「我」與「宇宙」已經結為一體;這是深定的境界。
從深定更深入,就會到正定。進入正定後,你會發現整個大自然界是這麼偉大,又這麼自在,一切萬物都欣欣向榮,互不侵犯,大家都很歡喜,也很有智慧。從深定中,你可以見證到應化身的世界;從正定中,可以見證到法身的世界;若再進入到更深入的妙定,就可以見證到報身的世界;這就是禪的「三昧定」。
由此可知,修行一定要真修實證,不是光看文字相。我們看經典,除了要了義,還要去追求祂的實相,祂的境界。佛說正法,是給我們知識,讓我們根據這些知識來開悟,而開悟以後,還要再依照佛的開示來真修實證,等到見證了,你就會知道佛說的這些真理,都是告訴我們要如何解脫輪迴,如何讓靈性得度,回歸佛國;同時佛也告訴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是為更多眾生,要讓所有眾生與我們一起成就,這是我們最大的菩提心願。
而我們成就的目的,也是為了要接引、造化眾生。如果成就只是為了個人,就是修獨覺禪,只能到聲聞、緣覺的果位,雖然可以進入聖位,但成就太小,也不究竟;修行就是要在這一生這一世成就最究竟的佛的果位。
真空妙有
很多修行人都認為佛是空的,法是空的,人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其實「空」中還有「妙有」,並非僅止於「空」的境界而已。
舉例來說,電燈炮是真空的,但它在「空」中還有鎢絲,插上電源,打開開關,還會發光;而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它所發出來的光,並不是那個真空的燈炮。所以修行人如果只修「空」,就像一個人只要電燈炮一樣,這樣會落於「空」,修到最後,還是落入輪迴。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空」,比方像空氣,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另外像電波,也是無影無蹤,但我們使用的大哥大無線電話,走到哪裡都可以接聽;可見我們不論到哪裡,都有佛菩薩隨身,只要你有慈悲心,就可以接到佛菩薩的力量。
有些人到不清淨的場所,或是跟某些人接觸後,會覺得心裡很不舒服,這時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想有一道光把對方和自己罩住,因為你動了這一念,佛菩薩就會來幫你。其實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大發慈悲,把心量放大,同時保持法喜自在的心情,自然就可以盛裝更多,不會覺得有負擔,而這樣的心,就是菩薩。
總而言之,修行就是修心,要隨時讓心很柔軟,很溫馨,很體貼,要隨時關心他人,圓滿他人,要從這裡修起,那麼善心、慈悲心就會慢慢顯現,然後再從禪定中印證佛經上佛的開示,修行要這樣真修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