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上山下海 全臺學童捕捉在地色彩

   【記者 毛利/報導】為推廣美感教育,教育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規劃「藝起來學學-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並於825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全臺700位國小學童,以在地家鄉文化色彩為主題所創作的「小感動猴」彩繪作品,並發表全臺180所國小師生的偏鄉美感教育影像。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更呼籲制服應解禁,讓學童擺脫單調、一致的顏色。

 

成果發表會特別邀請參與本次計畫的泰雅族宜蘭南山國小師生,分享捕捉在地色彩的美感體驗與文化學習,並展示孩童的彩繪作品。(/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提供)


   該計畫於全臺北區、中區、南區、東區及宜蘭、高雄兩個實驗縣市,辦理教師增能「師資美感研習工作坊」,共計455位參與,鼓勵師生運用「學學臺灣文化色彩」網站與「xuexuecolorsAPP進行生活環境採集色彩,設計跨領域藝術與美感課程。同時,甄選180校優秀色彩種子教師,以鄉土教育為起點,帶領孩子透過在地色彩探索,認同自然、土地、歷史與人文風貌,並以地方文化色彩為主題進行「小感動猴」彩繪創作,共計9,109位學童創作完成彩繪作品。

 

宜蘭縣大同鄉大同國小以泰雅傳統服飾為靈感彩繪的小猴與身著傳統服飾的學生合照。(/大同國小提供)


   連江縣馬祖東引國小的學生,在進行色彩調色練習的時候,特別喜歡自己親手調出的一種深藍色,因為那個藍色像是記憶中,東引島上擁有112年歷史的<東湧燈塔>,在有霧的早晨中所看到的天空藍,由於該名學生來自島上第三代守護燈塔的家族,這樣的土地與歷史情感,讓他決定將東湧燈塔放到「小感動猴」作品的彩繪主題中。

 

   宜蘭縣南山國小是全宜蘭海拔最高的小學,學生多來自南山村(部落)的原住民泰雅族。學學色彩資深教師與該校數學老師古學瀚、部落鄉土課程老師顏秀婷,共同帶領學生學習藝術家對自然的色彩觀察與美感,之後由部落文化踏查的課程開始,帶領學生運用iPad與「xuexuecolorsAPP,找出代表南山部落在地特色的五個顏色,包括原住民傳統織染原料的「茜草綠」、竹簍木作的「卑南黃」、傳統服飾常見的「泰雅紅」、漂白苧麻用灰燼的「思源白」,以及環抱部落的「南山綠」。

 

   學生在課程中學習泰雅族傳統織物及服飾的由來及特色,並從中認識屬於泰雅族的代表顏色。例如:泰雅織物上常見的磚紅色紋路,是運用植物薯榔染成,而布料的米白色澤,是生苧麻纖維與植物灰燼加水漂煮而成,更帶著孩子欣賞超過六十年歷史,真正由部落耆老織染、流傳下來的布料。

 

   該校學生更將代表當地的文化色彩運用在「小感動猴」彩繪作品上,許多作品更呈現部落環境的元素,包括菱形代表祖靈的眼睛、層層疊疊的三角形是環繞部落的高山,交錯的線條是竹林菜園的走道,也是精緻的泰雅織物。從平面草稿設計到「小感動猴」立體作品彩繪創作過程,不但提昇了繪畫技巧,更讓學生瞭解這些色彩與文化的連結,經由「色彩」輕鬆地記憶及加深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並將族群與大自然的情感緊緊連繫。

 


   高雄市永安國小位於偏鄉,學生多為新移民子女。參與本次計畫的特殊教育老師林雯菱,長期將藝術引導融入資源班的特教課程,此次她帶著孩子到地方巷弄尋找色彩,重新認識周遭環境,做一趟社區巡禮與鄉土教育,更為班上15位特殊的孩子規畫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步驟,帶領他們彩繪完成獨特的「小感動猴」。其中,一名自閉傾向的孩子,過去只願意在紙上畫出一圈一圈的線條,未曾畫過具象的主題,當與林老師討論創作主題時,他想到永安地區多養魚,希望畫有關魚的主題,課程結束後他不僅在「小感動猴」上畫出了魚,還畫出海草、章魚等同伴,完成了一幅生動的海底世界。當作品展示於美術館時,他甚至能向母親具體詳盡地介紹自己的作品。當特殊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創作得到鼓勵,將不再受限以課業來衡量自我的價值,或是因為學習成就較低造成的弱勢而感到抽離,他們就有機會建立自信,翻轉生命價值。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以代表學校五色彩繪的小感動猴與學生於校園合照。(/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瑞豐國小位於工業發展重鎮前鎮區,近年許多學生是來自新移民子女的弱勢家庭,經濟及學習資源都較為缺乏。屆臨退休的班導師林麗珍與美術專任教師李淑敏,長期爭取對學生有益的教育資源,共同將學生帶出教室、走入社區。他們發現透過在地色彩採集,孩子們更仔細地觀察環境,而生活中幾乎天天見到的色彩,在進一步認識社區文化後產生了特別的意義。


   該校孩子經過彩繪創作的過程,變得對美勞課充滿期待,並且對於繪畫及顏色的運用有顯著的進步。一位負責隔代教養的阿嬤,過去只看重孫子的課業,美勞課作業多是阿嬤代做,造成孩子少有動手操作的機會,手的協調性較不好。此次她前進高美館看孩子的作品展示時,心中很感動,她覺得自己的教養觀念也被改變,發現非只有考試才重要。本計畫透過教師增能與學生美感體驗,給孩子帶來的感動不只是觀摩,還有參與及創造,甚至是連結學童與家長、翻轉家庭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