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台博館鳴蟲展攜手台大館藏 探索蟬、螽蟴與蟋蟀相關文化

「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中亮點展品之一的玉唅蟬,是陪葬玉器組中的一件,蘊藏生命「生生不息」的意義。圖/台博館提供
「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中亮點展品之一的玉唅蟬,是陪葬玉器組中的一件,蘊藏生命「生生不息」的意義。圖/台博館提供

鳴蟲自古以來便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劃「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聚焦於蟬、螽蟴與蟋蟀三類鳴蟲,透過精選標本與文物,結合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從藝術、生物學及保育層面介紹鳴蟲文化及生態現況。

本次特展共規劃「鳴蟲的相關故事」、「鳴蟲的詩詞」、「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鳴蟲的生物學」、「鳴蟲的保育」等五大單元主題。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台大知名昆蟲學者楊平世收藏的鳴蟲文物。楊平世表示,這個展覽最大的目的就是普羅化,在古老的國家,如中國、西班牙、義大利等都有賞玩鳴蟲相關的蟲具。本次展覽除了個人的收藏,還結合台大的館藏標本,搭配各種影像和聲音,其中玉唅蟬、範製雞心形蟈蟈葫蘆罐及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等,均是難得一見的亮點展品。

玉唅蟬是陪葬玉器組中的一件,蘊藏生命「生生不息」的意義。古人認為玉有除凶去害和避邪擋煞效用,用玉器塞住死者的九竅,可使屍身不腐、精氣長存,進而獲得永生的機會,九竅玉中最講究的是口唅,最常見的造型為蟬,又稱為唅蟬。本次展出的玉唅蟬,表面呈現沁色和鈣化現象,為典型的「漢八刀」玉蟬。

雞心形葫蘆罐是飼養蟈蟈的實用蟲具,本次展出的「範製富貴有餘銘文雞心形蟈蟈葫蘆罐附木口琥珀雕花高蒙芯」造型典雅端正,銘文清晰深刻,蒙芯用琥珀鏤雕蒼松和3隻可動的飛鳥,象徵長壽、堅韌不屈,和遠離官場、推崇自然的志趣。

「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顏色及造型極為仿真,竹筍殼皮紋理細膩且層次分明,蟈蟈不僅具有體節和翅脈且還附上一對長觸角,是非常精細寫實的作品,使用產量有限的紫砂土,是相當罕見的文物,並巧妙搭配自然界中常見的鳴蟲(蟈蟈)和食用的植物(竹筍)。展覽即日起至114年5/11於台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更多展覽及相關活動詳情請至台博館官網>教育活動查詢(http://www.ntm.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