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朗克實證美學研究所聯合進行、發表於《Human Nature Behaviour》的新研究指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人們,都偏好由簡單整數比率形成的節奏,不過這樣的偏好在各個社會之間仍然有所差異,並對探討形塑音樂認知的微妙因素加以探討。
音樂是全球人類生活的重要元素,但其表現形式千變萬化,就像創造它的各種文化一樣。此前研究通常集中於西方社會,暗示了一種對節奏的心理偏好——這種節奏可以被清晰地等分,就像心臟的穩定節拍或時鐘的滴答聲——但這是否放諸四海皆準?抑或是我們自出生起就被周圍的旋律和節奏塑造而致?該研究基於這樣對普遍性音樂認知的好奇,試圖在音樂認知中探尋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其規模涉及來自15個國家的39個參與者群體,涵蓋了城市社會和原住民族群體,裨能探索音樂認知,特別是關於節奏方面的普遍性和特定文化性。
麻省理工學院腦和認知科學副教授、該研究共同作者Josh McDermott說明:「這實際上是首開先例,因為我們與當地居民合作、在這些不同的地方全都做了相同的實驗,規模前所未見。」
他們在研究中使用了一種類似於「電話遊戲」的方法,旨在模仿人們如何自然地嘗試複製在音樂中聽到的節奏——一個人把訊息傳遞給另一個人時,通常也會更動原始訊息——具體作法是,讓參與者透過耳機先聽到一個隨機的「種子」節奏,這個節奏由三次點擊的重複循環組成,點擊之間的時間間隔總共為兩秒。然後,實驗要求參與者自己敲出這個節奏,而這個由參與者重現的節奏版本,便被用作下一次重現的新刺激。
這個過程多次重複,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節奏重現時的迭代演變。他們假設參與者對特定節奏結構的內在偏好或「先驗」,會讓這些重現逐漸趨向某些節奏模式, 「初始刺激模式是隨機的,但在每次迭代中,模式受聽者的偏見影響,以致它在可能的節奏空間中,逐漸趨近特定的位置」,McDermott解釋,可以藉此了解人們腦中對節奏的內在隱含期望。
分析顯示,在涵蓋15個國家的39個參與者群體中,所有參與者群體的再現行為,都明顯傾向於由簡單整數比率組成的節奏,例如形成1:1:1比率的均勻間隔節拍。這一發現表明了人類音樂認知中的共性——普遍感知和喜愛數學上簡單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