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以Anne Corbett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於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的一篇論文指出,視譜與練習演奏樂器,可能有助於維持記憶力與處理複雜任務的能力,因此或得視為一種護腦的生活方式。
該論文以超過1100位40歲以上、平均年齡68歲者為研究對象,母體資料來自一個更大規模的腦部老化與失智症研究計劃,經過觀察比對演奏樂器、歌唱、閱讀、聆樂者與從未接觸這些活動者的認知資料,包括以細緻的方式探究個人長短期記憶、解決問題,以及參與音樂活動對腦部功能的影響。他們發現,或許是因為演奏本身就需要多重認知能力,演奏樂器的益處最大,尤以鍵盤樂器為然;歌唱也可能因其組成聲樂團體的社交元素,而有正面作用;不過,單純聆樂對維持認知能力則無明顯幫助。
Corbett除了肯定這次大規模的研究再度展現音樂之利,並指持續演奏至高齡未輟者,更能由此獲益;該研究也觀察到,規律閱讀樂譜者,數字記憶能力較佳:「大腦就像身上的肌肉一樣需要鍛鍊,學讀譜有如學語言,是一種挑戰。」他也認為,推廣樂教、鼓勵成人在未來生活中的音樂涉入,都是很划算的公共衛生投資項目。
但這當然不表示只要拿起樂器,就不會失智。但可反過來說,即便失智,也未必就無法拿起樂器、享受音樂。
幫助失智者的慈善機構Dementia UK點明,即便患者已經喪失運用其他途徑溝通的能力,他們仍然可以演奏音樂,而且樂在其中。
78歲的Stuart Douglas或許就是一例,他從8歲就開始持續彈奏手風琴,自覺活絡大腦之餘,也因為長期在為失智者開設的記憶咖啡館演出,親眼見到音樂如何影響觀眾,乃至於影響了像自己這樣的高齡演奏者。這讓他肯定彈琴在維持腦部健康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更決心必定要繼續演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