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發表年份:1830
白遼士五個樂章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在此出現,擺明不是衝著交響曲的「體裁」 而來,但它對後世影響之深遠,卻並不亞於前三首德奧大師之作。
本曲1832 年出版的樂譜上,有作曲家親撰的一段總體說明:「某一具有病態感受性與豐富想像力的青年音 樂家,為了不堪激情的折磨而吞服鴉片自盡,但因藥量不足未能致死,他陷入了昏迷狀態中,夢見了奇形怪狀的各種幻象⋯⋯他所戀慕的女性,化成一個旋律型態,猶如固定意念不斷的浮現出來。」白遼士以單戀的相思入樂,把自己心中的伊人化為一段固定的旋律,他稱其為「固定樂思」(idée _xe),在這個交響音樂故事中不斷出現,示意她在每個段落(樂章)裡登場,該樂思的各種變形,則表達其苦樂順逆的不同遭遇,這個手法決定性地刺激了標題音樂與交響詩的發展,華格納的「引導動機」(Leitmotiv)即由此而來。
他的另一個創舉在於擴大管弦樂的規模,樂器的數量增加,種類也因豎琴、英國管、低音號、打擊樂器的加入而更形多樣,連小提琴都要求使用弓背的新奏法,使音響的色彩更加豐富紛呈,他把這些創見都寫入了自己的標竿著作《近代器樂法與管弦樂法》,並在幻想交響曲等作品中完全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