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歡喜心迎接成佛正法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身處末法時代,我們應如何度過末法,迎接正法?釋迦牟尼佛涅槃前曾說,在祂滅度後的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時期,前五百年是解脫堅固時期,後五百年是禪定堅固時期;由此可知,世尊已明確指出所謂的正法,就是解脫和禪定。在這個時期,一切佛法都受世人尊重,大家都很珍惜這個尊貴的法寶。

佛光淨眾業 正法止千年

到了第三個五百年,是多聞堅固時期,第四個五百年是塔寺堅固時期,這一千年屬於相法時期,佛法已經從正法走到相法,此時有很多法師出來弘法,也有很多修行人聞法,還有很多人發心做人間功德(建塔造寺)。

到了第五個五百年,是末法時期,這是鬥諍堅固的時期,佛法(正法)受到挑戰。鬥諍的諍,就是直接說出犯錯的地方,所以末法時期會看到正法遭到毀謗,世人難辨真偽。

在娑婆世界,正法時期是一個平安的時期;進入相法時期以後,很多人開始嚐到煩

惱和痛苦,人心開始變化;到了末法時期,也就是現在,災難頻仍,包括地震、水災、火災、風災、空難……等,還有很多人禍(譬如戰爭)。在這五百年來的末法裡,我們看到了人心惶惶,也看到了很多災難,還有很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疾病。

在這個末法動盪的時代,我們要迎接正法,從末法再重回正法,回到平安的、淨土的世界,所以整個地球會有大變動,然後光明的曙光會慢慢顯現。

如今我們處在這樣的亂世,要怎麼度過?首先,要讓心能夠定,而且要有正確的目標。

從末法轉到正法,會出現很多人或宗教家出來承擔這個重責大任。末法是一個鬥諍堅固的時期,可見末法多麼難破除,不但會遭到許多兇惡的對待,災難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處在末法時代,只有解脫和禪定。我們要免除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不要讓煩惱住心。

曾有人對我說,他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有時很可笑,有時很痛苦,有時又很開心,這是因為裡面的自己把外面的自己,也就是色身的自己,看得很清楚。裡面的自己就像父母,外面的自己就像子女,做父母的總希望子女能過得如意,所以當你傷心、難過、痛苦時,裡面的自己會比你更傷心、更難過、更痛苦,甚至還會掉眼淚,因為祂覺得,你怎麼這麼笨,不會去問祂呢?

如何迎接正法?就是要禪修,師父開過光的道場,就是正法的地方。釋迦牟尼佛說,正法要解脫、要禪定;「要解脫」是一個目標,但不是最究竟的,為什麼不是最究竟?因為正法、要走上這個正正當當的大道,必須要懂得禪定的方法,禪定就是這個大道,我們要走向解脫的大道。所以世尊滅度後的第一個五百年,都教人要少點慾望,才會要大家吃素、出家。

光照娑婆界 淨土在人間

我們要認定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都是一個共同體,整個地球、整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人間淨土、佛的境界,所有眾生都具有平等性,我們要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大家都一樣擁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要互相幫助,這是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理想,是人間淨土的理想和境界,我們修行也是朝這方面來做,這是一個遠程目標。

至於近程目標,要先從自己開始,要有一顆佛菩薩的心,所以要解脫,要養成自在的心,每天都非常自在。只要每天很自在、很高興、很法喜,充滿歡喜心,就可以接到很多能量;因為心打開了,就可以接到很多能量。

只要心開了,白毫就開了,法眼就開了,很多能量就從這裡進來;但若是愁眉苦臉,就關起來了,能量就進不來。這是修行的秘訣,要讓內心保持微笑,隨時都充滿法喜。

說到秘訣,我最近換了一個新手機,我以為充完電,只要按一下電源鍵,就可以使用了,結果不行;後來別人告訴我,要長按電源鍵幾秒鐘,讓手機接到能量後,才可以使用,這就是它巧妙的地方。

修行也一樣,保持歡喜心,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進來,這就是秘訣。

其實很多煩惱都是自己找來的,也許一開始會覺得它是值得高興的事,可是後來會發現,它會讓自己招來苦惱,雖然外表包裝得很漂亮,可是打開以後會發現它是煩惱。所以每天都要活得自在,這是最重要的。

解脫身心靈 禪定波羅蜜

禪定是能夠得到解脫的大道和方法,所以一定要設法讓自己入定,才可以找到能量源頭、找到光明的解脫目標,解脫以後就會顯現,那是每個人美麗的家。

種植一株人蔘,要花六年的時間才能收成,而收成以後的土地要經過十年的休養,才能再種植人蔘,可見人蔘吸收的土地能量有多大,所以它才能蘊含這麼強大的能量和營養,被人類當作補品食用。

我們要學習人蔘的精神,學它如何吸取地的靈氣,它要吸收六年才能長成,我希望我們禪定六分鐘就能得到,所以禪定時不妨把自己當成一株人蔘,再加上歡喜心,很法喜地禪定,身心要很輕鬆,就這樣接收地的靈氣、地的能量,從無始脈輪源源不斷地吸進來。

觀想無始脈輪就是人蔘的根,從這裡吸取地的能量,甚至虛空界的生命力量,都從無始脈輪源源不斷地進來。

另一方面,法眼脈輪也一起吸取虛空界的能量,洗盡身心的汙垢,洗盡身體的病痛,洗盡心裡的煩惱,讓身心取得和諧統一,然後就在這種身心一如的狀態下入於禪定,接近佛國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