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隨時「放下」的清淨心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很多人都認為,人不可能成佛,更不可能一世成佛,甚至還有人批評見佛,但我們不受任何人的左右和動搖,因為這些都是法執。

人就是因為我執和法執,才耽誤了成就。因為自己所知有限,所以變成障礙,就像井蛙觀天,很難以有限的知識去了解智慧的境界,因為你的知識只是大智慧中很小的部分,你的所見所聞只是你與大智慧之間一丁點的範圍而已。

一個凡人在還沒有開悟以前,常會犯我執和法執,也許佛經看得愈多,各宗派法門學得愈多,但無法消化、不能把自己看到的佛經實際運用,就會變成很大的障礙。

我執又法執 靈性無出期

所以修行一定要修到非常自在、非常理智,否則,如果我執法執太深太重,往往會錯失很多機會。我們不管別人怎麼說,既然佛陀來到娑婆世界可以一世成佛,也告訴我們「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就應該有信心,依照佛的方法修行祂的真智慧。什麼真智慧?就是通往心靈、通往靈性的智慧。

而通達靈性的這條路,師父已經很方便地告訴大家,也顯示了這條光明的自性大道,只要依照師父的方法,與師父同心同行,有一天就可以見性,見證自己本來的真面目。

如果要見到自性,最重要的就是「意定」。我們從五官接收外界的感觸後,就進入意識,所以要從意識開始就不受汙染。也許有些人會奇怪,意識要怎麼不受汙染?只要去看看剛出生的小嬰兒,那種無善、無惡、純真的樣子,就可以領悟,在見到自性的光明大道前,必須讓自己隨時都能放下三界之物。什麼三界之物?就是意識的慾望,也就是我執、「我」的慾望──「我」要比別人好、「我」要比別人富有、「我」要比別人有地位……等等,這些都是「我」的慾望。

或是我的孩子要比別人的孩子好,如果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就會不高興。像師父曾教過一個身心障礙的兒童,他的父母說他智商很高,但他講話不清楚,就算再聰明,也是障礙。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讓他把智商和言行合一,那就完美了。

而且很多父母自己年紀大了,小孩也都長大、結婚、生小孩了,但還是放不下。曾有同修問師父,「我兒子在美國結婚6年,還沒生小孩,因為他的精子有問題,怎麼辦?」這就是放不下。其實很多人都如此,既然孩子都長大、結婚了,就不必再為他們操心。

我們生活在這個很複雜的娑婆世界,隨時都要保持一顆很清淨的心,只要有了清淨心,自然可以放下一切,包括感情、情緒和慾望,像七情六慾等等,都是外緣。所謂「緣起性空、緣起緣滅」,這個緣、這些法相種種,到最後都是空的,所以都可以放下,佛的見地都是最究竟的。

然而,雖然一切到最後都是空,但我們既來到了娑婆世界,也應該要讓自己過得好,就像出國觀光旅遊,要很快樂地出去,很快樂地回來一樣。可是有些人到國外就是採購,買了一大堆回來,那就等於我們在娑婆世界裡什麼都要、什麼都放不下;應該是出國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認識當地的建設及大自然環境才對。

放下凡塵物 心開見真性

從當地大自然界的「地、水、火、風」,去觀察這些生命因素的清淨度,以及人民的善惡之心,可以了解這個國家有沒有前途,或是有什麼是台灣沒有的,看看人家的長處是什麼,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應該是要去了解這些,而不是忙著花錢血拚,那就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的凡人。

我們身為禪行者,所見所聞都可以變成智慧,只要學會清淨,在世間的一切都可以隨時放下。

只要能夠隨時放下,就可以隨時很自在。如果不能自在,就表示心裡還有心結,還有事情沒有了結。像我們在人間,就有人間的業力,父母生我們,撫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有一個家,所以當我們為人父母時,就可以體會當初父母的辛苦,自然就會感恩父母,會去照顧父母,這是很平常的。

當我們成家以後,要去照顧另一半,把小孩養大成人,讓他受教育,除非他沒有能力去讀,那是他的造化,但我們有責任不讓孩子變成壞孩子,只要他身心健康,能夠往善良的方向發展,不管他的工作好壞、教育高低,那都是其次,看他自己的造化;父母只要照顧他長大到適當的年齡,至於他結不結婚,就不必太操心了,因為他已經長大,有自知的能力,那是他的事,當然父母可以提供意見。如果操心太多,就容易老,臉上沒有光澤,因為當心雜亂的時候,臉色也會很雜、很亂。

人體的「氣」和大自然界的關係密切。為什麼宇宙間會有氣流?為什麼春天夏天會吹東南風,秋天吹西北風?這都是一定的。所以我們做九轉玄功的時候,督脈要往上,任脈往下,就是因為大自然界的氣流和人體的氣脈走向一樣,可以相互配合。還有,為什麼睡覺時,頭部最好朝東;如果朝西,就睡不好,就是因為氣流。

由此可知,當一名禪行者,一定要比別人有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再加上我們的心很清淨。所謂心清淨,就是意識(神識)不被汙染、不被動搖。我們唱的《自性歌》歌詞:「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引導方法,給予我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