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我執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直入本心的覺悟修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人要自覺。什麼是自覺?就是自己要覺悟。覺悟什麼?覺悟世人所看到的一切,到最後都是空的。由此可知,修佛就是要修到最究竟,從起點到終點,正好是一個圓,不是偏見、斷見,如果有偏見、斷見,就表示我執太深。 我執又法執 障蔽菩提路 我執的我,就是我相,是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之一;四相不滅,不能成佛。因為四相是三界之物,就像七情六慾,比方我渴了,看到茶壺就會想喝水,這是意念,意念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當意念輸入以後,如果這個意念是正確的,言行舉止就不會偏差,但如果意念受到干擾,受到根塵左右,隨緣而變了,就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而表現出「喜、怒、哀、樂、悲、恐、驚」的行為,再進一步就是「酒、色、財、氣、名、利、情、愛」等等,這些都是三界之物。如果我們看不開這些,怎麼能自淨其意?怎麼能成佛?更談不上自證本心,最多能做到從善如流就不錯了。 一般人在將要往生時,都會耽心很多事,比方擔心孩子還沒結婚、擔心欠別人的債還沒還清,或是別人欠的錢還沒收回來、還有什事情沒完成……等等,這些都是三界之物;尤其可怕的是,這些根塵在往生的時候都還存在,而且會很自然地輸入潛在意識及靈魂,形成靈性的阻礙,讓靈性不能超生而落入輪迴。 如果能夠開悟,這些想不開、放不下的事就可以放下,做到當下開悟、當下放下,放下以後就解脫了,放不下就不能解脫,這就是佛法,而且是佛法的精華之處。 所以修行要活學活用,要了解它的真實義。身為佛弟子,應該要有這種覺悟,當年佛在菩提樹下,就是覺悟這些,把這些都放下以後,才在禪定中看到滿天星斗;以前祂還在苦修的時候,禪定中都是黑暗的,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光是用腦筋想是沒有用的,世尊是佛陀轉世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苦修是不可能成就的,一定要放下我執與法執。 我們常聽人說:「癩痢頭的孩子是自己的好,」這就是我執。有人對你說:「禪定很好,禪定會產生智慧,」但你就是不相信,這就是法執。 佛告訴我們,修行要精進,要修禪定、修般若智慧,因為在禪定中才能穿透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進入第八意識,也就是光明藏、淨土。 相戒心不戒 迷失人間道 什麼是佛?佛的意義是什麼?佛是人,但不是普通人、不是凡人,而是超智慧、人格完美的聖人,這樣的聖人會發出無量的光,因為祂有無量法身、無量壽命、無量智慧、無量的超能力,祂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佛又有另一個名稱,叫做「無量壽無量光」。 那麼,人也可以如此嗎?就看你有沒有信心,能不能放下、得到解脫,而且要有智慧,所以要修「戒、定、慧」。 什麼是證?就是見證,要證到佛。不論是聽聞法師講道、看佛經,還是自己的所想所見,都要去證明是否真是如此,不能盲目修行,否則就是迷信。 修行不能迷信,要正信,要有智慧;因為正信必須用智慧來證明,就像這杯茶有多香,要喝了才知道,必須自己去見證,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和方向。這就是見證。 又譬如守戒,不是只有遵守戒律而已,這樣還不夠,因為沒有做到自淨其意。那要如何做到自淨其意?必須禪定,才能找到自己裡面的本性、靈性、自性,才能開悟,像世尊一樣地開悟。 但有法執的人會說:「哪有這種事?」沒有法執的人則會說:「我試試看」,並會誠心請教該怎麼做、怎麼禪定、什麼是智慧。 既然佛是無量壽無量光,那要如何證到這種境界呢?也許有一天,當自己發出無量光,看到了法身,還以為那是幻相,不知道是無量壽;這是因為我執太重、智慧不夠的緣故。 善法非佛法 相法在心外 有了智慧,不但可以圓滿世法,還可以圓覺自己的修行,讓自己一世成就。至於要怎麼做,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法,佛法就是教人成佛的方法,如果不能教人成佛,還修它做什麼?如果只是教人做善事、不做壞事,只能稱為人法,不是佛法;因為修了還是眾生,不能解脫,當然不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能讓人解脫涅槃,讓平凡人成為聖人,從眾生到菩薩、到佛陀。這條路要怎麼走?世尊告訴我們,祂證道時的第一天,看到體內就像滿天星斗一樣地放光,第二天證到六大神通,可以知曉許多事。所以修行人不要抓著傳統的修行方法不放,認為拜佛、唸佛、持咒可以成就,其實不然。 密宗修行有所謂的五體投地,這是為了要磨練一個人的心,因為人心很傲慢,先要降伏這顆心,所以才要對上師行五體投地的跪拜,可是現在卻變成很多人修行的唯一方式。如果不了解這是為了降伏人的傲慢心,當遇到不驕傲的人,是不必用這種方法的,因為他本來就已善根圓滿,應該要用善知識的方法給他智慧才對。 再舉一例,當我們合十禮佛時,是以心會心、以心禮敬佛陀,可是有些人只看到禮佛的表相,便批評是在拜偶像。其實佛像的意義很深遠,如果知道什麼是佛的法身,絕對不會說是拜偶像,尤其開過光的佛像,有佛的法身住位。不過一般人很難了解,只看到表相,就以為在拜木製的雕像或相片,沒有意義。這就是法執,用自己理解的知識去探求表相,而沒有實際去修行、去證實,自然不會相信。 其實一尊菩薩或佛,不管是木雕的、泥巴做的,還是畫在紙上的,只要經過證道者開光,就有生命,只要以心虔誠禮拜,就可以得到祂的加持。

【禪師說禪】隨時「放下」的清淨心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很多人都認為,人不可能成佛,更不可能一世成佛,甚至還有人批評見佛,但我們不受任何人的左右和動搖,因為這些都是法執。 人就是因為我執和法執,才耽誤了成就。因為自己所知有限,所以變成障礙,就像井蛙觀天,很難以有限的知識去了解智慧的境界,因為你的知識只是大智慧中很小的部分,你的所見所聞只是你與大智慧之間一丁點的範圍而已。 一個凡人在還沒有開悟以前,常會犯我執和法執,也許佛經看得愈多,各宗派法門學得愈多,但無法消化、不能把自己看到的佛經實際運用,就會變成很大的障礙。 我執又法執 靈性無出期 所以修行一定要修到非常自在、非常理智,否則,如果我執法執太深太重,往往會錯失很多機會。我們不管別人怎麼說,既然佛陀來到娑婆世界可以一世成佛,也告訴我們「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就應該有信心,依照佛的方法修行祂的真智慧。什麼真智慧?就是通往心靈、通往靈性的智慧。 而通達靈性的這條路,師父已經很方便地告訴大家,也顯示了這條光明的自性大道,只要依照師父的方法,與師父同心同行,有一天就可以見性,見證自己本來的真面目。 如果要見到自性,最重要的就是「意定」。我們從五官接收外界的感觸後,就進入意識,所以要從意識開始就不受汙染。也許有些人會奇怪,意識要怎麼不受汙染?只要去看看剛出生的小嬰兒,那種無善、無惡、純真的樣子,就可以領悟,在見到自性的光明大道前,必須讓自己隨時都能放下三界之物。什麼三界之物?就是意識的慾望,也就是我執、「我」的慾望──「我」要比別人好、「我」要比別人富有、「我」要比別人有地位……等等,這些都是「我」的慾望。 或是我的孩子要比別人的孩子好,如果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就會不高興。像師父曾教過一個身心障礙的兒童,他的父母說他智商很高,但他講話不清楚,就算再聰明,也是障礙。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讓他把智商和言行合一,那就完美了。 而且很多父母自己年紀大了,小孩也都長大、結婚、生小孩了,但還是放不下。曾有同修問師父,「我兒子在美國結婚6年,還沒生小孩,因為他的精子有問題,怎麼辦?」這就是放不下。其實很多人都如此,既然孩子都長大、結婚了,就不必再為他們操心。 我們生活在這個很複雜的娑婆世界,隨時都要保持一顆很清淨的心,只要有了清淨心,自然可以放下一切,包括感情、情緒和慾望,像七情六慾等等,都是外緣。所謂「緣起性空、緣起緣滅」,這個緣、這些法相種種,到最後都是空的,所以都可以放下,佛的見地都是最究竟的。 然而,雖然一切到最後都是空,但我們既來到了娑婆世界,也應該要讓自己過得好,就像出國觀光旅遊,要很快樂地出去,很快樂地回來一樣。可是有些人到國外就是採購,買了一大堆回來,那就等於我們在娑婆世界裡什麼都要、什麼都放不下;應該是出國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認識當地的建設及大自然環境才對。 放下凡塵物 心開見真性 從當地大自然界的「地、水、火、風」,去觀察這些生命因素的清淨度,以及人民的善惡之心,可以了解這個國家有沒有前途,或是有什麼是台灣沒有的,看看人家的長處是什麼,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應該是要去了解這些,而不是忙著花錢血拚,那就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的凡人。 我們身為禪行者,所見所聞都可以變成智慧,只要學會清淨,在世間的一切都可以隨時放下。 只要能夠隨時放下,就可以隨時很自在。如果不能自在,就表示心裡還有心結,還有事情沒有了結。像我們在人間,就有人間的業力,父母生我們,撫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有一個家,所以當我們為人父母時,就可以體會當初父母的辛苦,自然就會感恩父母,會去照顧父母,這是很平常的。 當我們成家以後,要去照顧另一半,把小孩養大成人,讓他受教育,除非他沒有能力去讀,那是他的造化,但我們有責任不讓孩子變成壞孩子,只要他身心健康,能夠往善良的方向發展,不管他的工作好壞、教育高低,那都是其次,看他自己的造化;父母只要照顧他長大到適當的年齡,至於他結不結婚,就不必太操心了,因為他已經長大,有自知的能力,那是他的事,當然父母可以提供意見。如果操心太多,就容易老,臉上沒有光澤,因為當心雜亂的時候,臉色也會很雜、很亂。 人體的「氣」和大自然界的關係密切。為什麼宇宙間會有氣流?為什麼春天夏天會吹東南風,秋天吹西北風?這都是一定的。所以我們做九轉玄功的時候,督脈要往上,任脈往下,就是因為大自然界的氣流和人體的氣脈走向一樣,可以相互配合。還有,為什麼睡覺時,頭部最好朝東;如果朝西,就睡不好,就是因為氣流。 由此可知,當一名禪行者,一定要比別人有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再加上我們的心很清淨。所謂心清淨,就是意識(神識)不被汙染、不被動搖。我們唱的《自性歌》歌詞:「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引導方法,給予我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