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翁佳音》二水看歷史生死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這幾天不少時間在二水崇德堂之旁處理人生大事,旁有二樓高萬善堂,讓老番腦海常浮現數十年前與亡父僱請土公仔撿先祖父母遺骨的記憶。年輕印象中,墓仔埔旁萬善同歸盡是矮小、簡陋磚厝,厝後收容子孫散逸、已成無主的孤骨。
    死後遺骨,一直是現實社會與歷史的緊要議題。前幾天,日本NHK新聞報導全國荒廢的無緣墓越來越多,要求管理之聲不絕於耳。臺灣過去盛行土葬,遺族若未開棺撿骨,兩三代後往往無人掃墓,墳塋淹沒草叢中,後來喪家尋墓壙,在原地挖出無人祭祀的骨骸已屬無主孤魂,通常會置放於墓場旁,或以小祠祭祀,稱萬善同歸、大眾爺、有應公等等。
    老番年輕時見通俗臺灣史書文常說有應公、萬善同歸大部分是械鬥、民變橫死者之骨骸,雖不以為然,然無心辯證。這些原本有名有姓之遺骸,無後代祭祀者越來越多,我們社會似乎無永續的遺骨管理規則,孤魂野鬼同在。老番記得1970年代經濟起飛,墓仔埔地撥做公私建築用地,怪手整地時常挖出數百具、千具骨骸,新聞媒體很喜歡慣性報導這些遺骸,是日本屠殺抗日份子,或大清國殲滅反清復明義士,甚至是二二八、白色恐怖死難者就地掩埋的歷史遺跡。這類「歷史新聞」,老番這一代應該記憶鮮明。如此慣性歷史思維,就是到臺灣史已學術化一定程度的今日,還是不會衰退。
    骨骸真的是人生故事重點,回到日常思考也可見出有意味的記憶。老番曾問學生:在清代,你走在路上,會不會看到一堆骷髏?學生通常答:不會。再跳躍一下:讀西洋史的人,大概也都知每個時代對骷髏的感受,不一定全是恐懼負面。你若去歐洲股老大教堂參觀,教堂內不是有骷髏雕刻?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