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程富陽專欄】中國的古老諺語有此一說:「三月初春不減臘月寒」。明明已是春暖花開時節,卻來個春寒料峭,讓人為之一顫;不過,112年3月25日(星期六)假台北英雄館7樓凱旋舉行的「復興崗新聞系友會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讓所有出席嘉賓顫然的,卻不是一日陡降10度攝氏的天侯,而是從八方雲集,無論是政校新聞系與業科系的眾多會員,或是民間系友們的熱烈激情;這股熱情的顫動非但不冷,還熱情洋溢,不僅讓人深凜一股「摯友遠江湖,緣來近舉杯」的溫暖,也讓人如冥思展臂擁抱一群異地征戰凱旋而歸的故人。
磨劍出鞘 光芒閃耀
今年因疫情關係,雖讓大會延展了半年舉行,但眾所關注的《111年復興崗新聞人》,卻仍在系友會林亦堂理事長的果斷領航,與副秘書長李紀岡學長的認真執行下,連續第十一年磨劍出鞘,依舊光芒閃耀。這本彙集政戰新聞人的雜誌,不僅呈現111年度系友們的飛揚文采,也展露同是政校各科系的深邃繆思,更散逸外界「以文會友」的精采撰文;既有青壯輩的妙筆揮灑,亦見暮年耋老的語錄箴言,既顯廟堂諫言的前瞻悠遠,亦呈瀟灑江湖的藝術創作;雖不敢妄稱有星分翼軫,雄州霧列之勢,但倒也略顯幾分俊采星馳,騰蛟起鳳之氣,是本會每年對所有關心「復興崗新聞系友會」之友,致贈我們內心最誠摯的一份禮物。
前日(25)大會,除了系友會林亦堂理事長一番「持續大家熱忱,齊心耕耘這塊新聞園地」的激勵開場外,本系堪稱著作等身,總帶著一副仙風道骨,白髯飄飄的一期大學長吳東權老師,也親臨會場,以鮐背之年,猶邁輕快步履,遊走各桌,飛馳羽觴,舉杯杜康,代表本系向各桌的新聞之友,敬表歡迎;更對年來在系友會中付出辛勞的會友,誠致謝意;吳老這等「老去身猶健,南山不老松」的健朗與悠然,不僅讓後輩稱羨不已,也為所有屆臨暮年的大會賓客,提供了「養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最佳典範。
八方聚會 眾志成城
此次大會出席的貴賓,除本校14期現任「自強團結協會理事長」郭年昆中將親蒞餐敘,並致贈2萬元系會基金外,15期曾德堂學長與18期古華京學長,也分別致贈1萬及1萬2千元系友會基金;至於其他學長姐,甚至來賓,也分別以不等小額捐款,來表達對系友會連續11年來,熱忱致力於服務系友,並提供一欄藝文天地,讓文藝氣息散播社會與持續耕耘藝文創作努力的支持;從會場佈置歷年來會友琳琅滿目的各項文藝出版作品,當可驗證歷屆政戰新聞系的會友,均能戮力於貫徹「秉春秋之筆,明善惡之辨」的新聞系訓。
而今年蒞臨本會的非本系嘉賓,亦可謂賓朋滿座,除政戰校友14期的王漢國博士、17期的政戰博士劉以善飛將軍、17期的前台灣高鐵處長田延平學長,與27期的現任「軍眷住宅合作社理事主席」的鄭昇陽將軍,都成了首次蒞會即加入會員的行列,而不僅旅英書畫家王臺生,特別趁返台之際,前來參加此次盛會,另前文化部政務次長陳永豐,也與會致賀;而親臨會場同賀的民間新聞之友,更包含昔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廣東大元帥府侍從官孫本戎將軍之子孫浩先生,與近年撰述《狼煙未燼》一書,登上坊間媒體暢銷排行榜前茅的蔡榮根教授;另撰述《看見烏坵燈塔》及《那一年我在烏坵的日子》兩部大作的文史作家高丹華女士,亦應邀出席;甚至連早期中央日報及聯合報報系資深記者,後來創辦《獨家報導雜誌》及《第一手新聞》的姚家遂先生,也首度大駕光臨;而知名媒體作家楊艾俐女士,也現身會場,以行動支持本系友會的年度大會,堪稱是「八方聚會,眾志成城」。
懷思、砥勵、前瞻三部曲
至於適逢癸卯年的《111年復興崗新聞人》內容,在全體會員與新聞之友的踴躍輸稿下,可謂有懷投筆,四韻皆成;本輯精華,既含列《復興崗70年的圖集》專欄,以呈現復興崗今昔風貌之劇變更迭;也特設《忠貞鐵衛》專欄,以詳述我憲兵鐵衛的忠貞歲月;既繪製《追思故人》專欄,以哀禱先哲驟逝的緬懷情殤;也編寫《社團動態》頁次,以闡述我先期學長仍涉社會公義事務;既臚列《軍旅回憶》專欄,以回顧摯愛親情與舊昔軍中史料,也陳展《時論廣場》,以評議國際兩岸多元現況;既框架《藝文天地》欄地,以縷述戀戀眷情與傳奇手藝,也枚舉《攝影天地》,以展繪畫藝韻及飛禽寫實影像;既列舉《書香園地》文苑,以刻劃鶼鰈深情與各類佳書介紹,也綜整《會務報導》,以周告系會活動與規劃未來展望。
今年出版的《111年復興崗新聞人》,延續歷年來的精實多彩內容,再度斐然呈現眾人眼前;誠如雜誌編委會後語所言,有賴本會所有會員及新聞之友的協助,才能集腋成裘,積沙成塔,方得持續於11年間,每年編印一本有溫度的《復興崗新聞人》,分享大眾。詩人蘇東坡曾藉一首:「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深切記述與其弟的舊昔之情,並自惕人生;而我政戰新聞系的全體會員,則步趨前哲,亦以每年一輯的《復興崗新聞人》,來懷思故人,砥勵自我與前瞻未來;而這份瀰漫深切的摯情與冀盼,正是在此次「復興崗新聞系友會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中,最顯露無遺所呈現的一股強大氣流與氛圍。
作者為退役上校,目前為中華戰略學會會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