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朱亞君專欄】我是在做王意中心理師的《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時,認識「強迫症」這個極度焦慮的心理疾患。
孩子總是不斷不斷洗手、不斷不斷開關電燈、不斷不斷修改作業……強迫症的核心來自腦中的「強迫思考」(儘管每個人腦中的理由都不一樣),為了減緩這個焦慮,產生了無法控制的「強迫性行為」。
因為腦袋裡的恐懼思考太離譜了,孩子自己也羞於啟齒,那些反覆的行為往往讓他們成為同學揶揄、嘲笑,或霸凌的對象。
「你鬧夠了?有完沒完?」師長總是這麼喝斥。
「你演得太誇張了,神經病!」同學總是這樣訕笑。
沒有人知道,孩子的心中正大規模的海嘯,他在即將滅頂的痛楚裡張大了嘴、卻發不出求救的聲音。謝謝陳俞蒨,這個18歲才要入學念大一的勇敢女孩,她用細膩的文筆,寫出了一個強迫症當事人的心聲。
他們不是「怪咖」,他們正多麼絕望的想著:「我是一個壞掉的機器人」。或許透過她的故事,能夠喚起我們對青少年強迫症的認識,還有關懷。
致 強迫症患者的一封信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致 那些與我同樣被強迫症所困擾,並努力與奮鬥的人們:
在佈滿碎石的路上,放眼望去,彷彿都是無止境的強迫症病狀,每走一步,就深怕被戳破那已殘弱不堪的身軀。
我知道你累了,我也是。
不論是頻繁地與自己對話、重複不停的動作、無法整復的思想,又或單純地迷失了自己,這些都沒關係。我想跟你說:「你已經很棒了,真的。」
我知道這很難,但能不能試著,不要總是去數落自己、討厭自己,然後放棄自己呢?
你確實是不一樣,但那並不是缺點。如果可以,請記住一句話:「缺口,即是出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是希望的方向。」
怎麼看待自己的症狀,同時也決定你會變成怎樣的你。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你是你。人本就不可能生而完美,你也不用符合誰的期待。我知道很少人可以忽略他人的眼光,但至少作為第一步,你能願意為自己而努力,這就已經很足夠了。
強迫症的治療、病發持續的時程,每個人都不一定。就連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好。目前則是在努力地維持與它「和平並存」的關係。
而對於這種不確定性,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無助或絕望,有時候甚至理性地知道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但還是會因而討厭起這個世界。
這很正常,真的。對於這種情況,說出你的感受,真的會好一點。
儘管那看似不會解決問題,但在你願意開口的那一刻,你自己也會感受到你是在乎自己的。你不再是從前總想著要逃避,忽略心裡所有求救訊號的你。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