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4種NG踩雷動作 其實讓你家狗狗壓力山大

狗狗雖然忠誠親人,卻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情緒「雷區」。圖/取自微博
狗狗雖然忠誠親人,卻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情緒「雷區」。圖/取自微博

「你是不是覺得自家狗狗天天憨憨,怎麼摸、怎麼親都行?」事實上,狗狗雖然忠誠親人,卻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情緒「雷區」。不少飼主誤以為的親暱互動,其實在狗狗眼裡是十足的冒犯,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防衛性攻擊。

動物行為專家指出,狗狗雖然無法以語言表達不滿,但牠們會透過身體語言來傳遞壓力訊號。以下四種日常互動,最容易讓毛孩感到緊張或不安,飼主們不可不慎。

長時間直視狗狗眼睛:牠以為你要「開戰」。

人的溝通模式中,眼神交流被視為友善、關注的表現,但在狗的世界裡,長時間盯視是一種挑釁與威脅的訊號。根據美國動物行為協會(American Veterinary Society of Animal Behavior)研究指出,狗狗會將「直勾勾的凝視」解讀為敵意。常見反應包括打哈欠、舔嘴唇、偏頭、移開視線,這些都是「請停止」的壓力訊號。若忽視牠的警告,有些較敏感或防禦性強的狗甚至可能發出低吼或撲咬行為。

狗狗的頭部屬於敏感區域,突然伸手摸頭、拍腦袋,尤其是從上方覆蓋式接觸,常常讓狗狗感到緊張。圖/取自微博

狗狗的頭部屬於敏感區域,突然伸手摸頭、拍腦袋,尤其是從上方覆蓋式接觸,常常讓狗狗感到緊張。圖/取自微博

突然摸頭或拍腦袋:這不是愛,是「冒犯」。

狗狗的頭部屬於敏感區域,突然伸手摸頭、拍腦袋,尤其是從上方覆蓋式接觸,常常讓狗狗感到緊張。陌生人或不熟悉的接觸尤其容易引發恐懼反應。許多狗狗會下意識地閃躲或後退,這並非怕生,而是對「觸碰方式」感到不舒服。

強行擁抱:牠不覺得溫暖,反而只想逃。

人類擁抱是愛與親密的象徵,但對大多數狗狗而言,「被擁抱」卻是一種身體限制與心理壓迫。根據《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研究,當狗狗被人從背後或側邊緊緊抱住,心率與壓力荷爾蒙往往顯著升高。家中有小孩的家庭,應教育孩子不要隨意擁抱陌生狗,避免誤觸警戒反應。

狗狗吃飯時若被打擾,可能出現「護食行為」。圖/取自比格犬受害聯盟微博

狗狗吃飯時若被打擾,可能出現「護食行為」。圖/取自比格犬受害聯盟微博

吃飯時干擾:狗狗不是在「搶食」,是在自保。

狗狗吃飯時若被打擾,可能出現「護食行為」。這是源於生物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根據美國ASPCA(防虐動物協會)資料顯示,護食常出現在多犬家庭、曾遭受食物剝奪的狗,或在吃飯過程中頻繁被打擾的狗。即使是信任飼主的狗,也不喜歡在吃飯時被摸頭、換碗或干擾,這會讓牠感到不安,甚至轉為狼吞虎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飲食焦慮。

許多飼主以為「家裡的狗不會怎樣啦」,其實狗狗只是忍耐你、配合你。牠們的情緒並非不存在,只是表達方式不同。畢竟,信任從來不是用擁抱與摸頭換來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理解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