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lickr@中岑 范姜 CC BY 2.0
「包容多元聲音」口號 強迫他人認同自身
課綱話題自2014年開始延燒,今年5月在輿論不論擴大下,高中生提出抗爭運動,並在7月5日召集街頭抗議,而後接連發生夜闖教部、反課綱北區高校聯盟發言人學生林冠華輕生等事件,讓反課綱氣氛更為激烈,最終在8月6日反課綱學生團體聯合聲明,結束在教育部門口的抗議活動。
隨著「反課綱」的聲勢擴大、落幕,8月15日「挺課綱」緊接著走上街頭,提出4項訴求,包括「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且課綱保障多元觀點」、「反對少數霸凌多數,你們的聲音不代表全部人」、「反對政治力量操弄未成年學子」、「支持公民自發運動,但請勇於承擔法律責任」。
相左的解讀
反課綱話題一開始便與「違法」、「黑箱」字眼連結,源自於媒體在法院針對台灣人權促進會所提交的「資訊不公開」訴訟,指出教育部對於重大政策應提供必要資訊供民眾知悉和監督,但教部未公開檢核小組名單及會議紀錄,2015年2月12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判定教育部敗訴,此判決便帶出「課綱違法」的一系列報導,加上未公開的舉動也帶出「黑箱」的問題。
此次抗爭運動備受注目的原因來自於未滿18歲的學生所發起,但後續卻牽扯出過多的政治介入、世代對立等問題,透過網路不正確的資訊散佈,各家媒體不必要的立場渲染,進而模糊原本大眾討論的課綱微調重點。而衝突中心的歷史課綱,因每個人歷史觀的不同,在相同地文字、史實上,卻可能產生相左的解讀,但此次事件即便未有政治立場,一旦選擇「挺」或「反」,就變成了某一政黨的代表。
被寵壞的權利
今日台灣瀰漫著一股有權自由發言的氛圍,但在提出自我立場的同時卻免不了遭到反對方的批評,尤其網路文章更屢見嘲弄的字眼,日前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投書中國時報,表示台灣人被寵壞了,經過蘇迪勒颱風讓她看見台灣最醜的風景就是人,結果網友依舊無不跳脫藍綠的爭論。雖然並非塑造一言堂的世界,也不該打著「包容多元聲音」的口號,強迫他人認同自身的行為、言論,在一陣撻伐「洗腦教育」的言詞下,是否能反思該檢討的是在於自己的立場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