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台灣藻類資源應用研發中心研究團隊從褐藻、紅藻中萃取多醣,經動物實驗發現「藻類硫酸多醣」不但能夠減緩登革熱症狀,更能有效預防出血性登革熱感染。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表示,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DENV) 為一個具有醣蛋白外套膜的單股正向 RNA 病毒,臺灣在過去曾發生三次登革熱大流行,是重要的流行性疾病。目前由登革病毒所引起臨床症狀的機制尚不明確,也沒有有效的登革病毒疫苗可以用來預防感染,除了撲滅病媒蚊之外,從人體本身提高免疫降低感染的機率也是一條可行的途徑。
吳彰哲教授指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出藻類硫酸多醣(Alga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具有許多生理活性,為具潛力之天然食物。褐藻所萃取出的硫酸多醣由 L-岩藻醣 (L-fucose) 組成,而其結構和含量會因為不同藻種和不同萃取方式而有所不同,而藻類硫酸多醣硫酸根的含量越高其生物活性越強。
海大研究團隊萃取馬尾藻、昆布以及裙帶菜等三種臺灣褐藻的藻多醣加以分析,了解多醣組成、硫酸根含量、岩藻醣含量與抗氧化試驗等,經過細胞實驗及動物試驗結果顯示,褐藻多醣萃取物其抗登革病毒感染的保護效果與硫酸根含量及岩藻醣含量較具有相關性。
在細胞實驗中,利用細胞模式於不同時間點添加褐藻多醣萃取物,分別為病毒吸附感染前與病毒吸附感染後,以病毒斑抑制率試驗去評估其抑制登革病毒吸附感染的效果,並以 RT-PCR 測試胞內登革病毒非結構性蛋白NS3表現。褐藻多醣萃取物在病毒斑形成抑制率試驗中以病毒感染細胞前加入抑制效果最好,和胞內登革病毒基因表現測試結果相符合。
而在動物實驗中,於感染登革第二型病毒(DENV2)前3天餵食小鼠褐藻多醣可有效提供保護效果,並可延緩由登革病毒所引起之出血性臨床症狀。在組織 RT-PCR 結果中顯示餵食褐藻多醣組與DENV2組相比,可降低乳鼠其腦、胃及小腸之病毒蛋白 NS3 表現量;在組織病理切片中,餵食褐藻多醣組與 DENV2組相比,則可減緩由登革病毒所引起之胃及小腸出血之情形。
吳彰哲教授說,褐藻多醣具有抗登革病毒的活性,未來如果能更進一步純化褐藻多醣中的有效成分並進行探討,相信將能提升褐藻的利用價值,並確認褐藻中之硫酸多醣於後續抗病毒與抗發炎之研究與發展上之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