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積極推動綠色校園,關心校園生態多樣性。有鑑於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防治病媒蚊刻不容緩,南華大學多管齊下積極杜絕病媒蚊孳生,不僅加強校園環境的清潔,清除積水處之外,更提出防治解決新妙方,本月10日由林聰明校長率師生一同於校內生態池施放「台灣本土種泥鰍─真鰍」,不僅可杜絕病媒蚊孳生,亦能維持生態平衡,同時也建議全國各地方政府應即刻實施。
連續四年榮獲教學卓越計畫的南華大學,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能訓練,更重視生命教育的推動,期以培養學生建立對自然生命的珍重,包含人類、動植物及山川等大自然生態。近日,國內登革熱病例數再飆高,已從南部地區蔓延至全國19個縣市,為防治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各縣市皆強力噴灑殺蟲劑或消毒水,此舉雖可消滅病媒蚊成蟲,在短時間內降低成蚊危害程度,但若未動手清除孳生源,蚊子幼蟲孑孓羽化成蟲,仍將繼續繁衍,大量噴藥不但會造成病媒蚊出現抗藥性,亦會殘害土壤、生物與微生物等自然生態,更會使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南華大學為兼顧師生健康與環境生態,根據本科技學院陳世雄院長長期推動有機校園的經驗,只要將「台灣本土種泥鰍─真鰍」放入水域中,可有效減緩蚊蠅孳生的威脅,避免登革熱疫情的發生,也能維持生態平衡。
本月10日由林聰明校長率師生於該校九品蓮華大道、文會樓的生態池,以及緣起樓宿舍旁的橄欖湖等三處,進行泥鰍施放,以杜絕病媒蚊孳生,同時也藉此復育台灣本土種真鰍。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近年來,農地濫施農藥助長病媒蚊產生抗藥性,致使登革熱猖獗,大家為了防治登革熱又噴灑殺蟲劑及消毒水,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與生態環境,更會使病媒蚊繁衍出具抗藥性的蚊蟲,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藉由蚊蟲的天敵來解決病媒蚊孳生的問題,才是一勞永逸防治登革熱的方法。建議全國各地方政府可以參考實施,在嚴防登革熱病媒蚊防疫孳生同時,也能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為國人打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科技學院陳世雄院長指出,台灣本土種的真鰍是溫水性底層魚類,分佈廣,生活於淤泥較深的溝渠、水田、池塘等水域中,是主要淡水經濟魚類,其體型小、生長速度緩慢,但可耐寒至6~7度,缺水時亦可鑽到土壤中存活,是環境適應力非常強的本土泥鰍。目前台灣滅蚊方式主要以殺蟲劑,只能消滅蚊子成蟲,治標不治本,泥鰍可以吃池底土壤中的蟲卵,只要魚池裡沒有泥鰍的天敵,如肉食性的魚類-黑溜(青魚)或鳥類,泥鰍都可以生存的很好,且放養後會自動繁殖,亦不會造成生態問題,可全面有效抑制登革熱斑蚊幼蟲。此次施放的真鰍,是由「道地原味股份有限公司」李連財經理致贈,全數一萬尾真鰍將分別施放於校內生態池,除了可達到防治登革熱病媒蚊之效益,也希望藉此持續復育即將絕種的本土泥鰍,提供師生擁有友善健康且有機生態的校園。
南華大學防蚊工作可說是面面俱到,去(103)年,即於校園內設置10座美觀且實用的防蚊液供應站,只要輕鬆按壓即可隨時塗抹,有效避免師生被蚊蟲叮咬。此外,自然醫學研究推廣中心陳秋媛主任更指導學生研發「精油防蚊液」,從數十種中藥萃取及天然精油中,找出最具防蚊效果的配方,經多次試驗及學生使用心得,此產品對於斑蚊及小黑蚊皆具有驅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