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Jack Dai》生活中的安娜 

    【愛傳媒Jack Dai專欄】前晚看完了前陣子很夯的《創造安娜》,看片的過程,我的腦海裡不時浮現幾張面孔,因為這部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劇,太有現實意義。
    雖然沒有安娜這麼頂流,但這些年在商場打滾我也認識至少三位本土次級安娜,不過都是男性。在工作上失去交集後,後來都漸行漸遠,但回想起來,他們有以下共同符號:
1. 血統或資歷的異國情調:暗示(小)望族與(小)名門之後,一般附帶ABC。
2. 聲稱錢被父母管著:渴望證明自己可獨立於家族。
3. 懂頂流及有閒階層的相處之道:共通語言、玩樂、關係、借錢與融資。
4. 懂渴望階級躍升者的愛慕虛榮與自卑:玩樂、貶低、使喚與借錢。
5. 朋友圈快速輪轉:基於金錢或關係問題,朋友圈不斷切換。
6. 長期需要資金調度:始終負債。
7. 擁有高價表現出強烈的執迷:說、買、現。
8. 無實際產出技能、但投入項目不斷變化:無法在某領域深耕,也沒有獨自完成某件產生社會價值的生意的能力。
9. 社群成癮:內容以展現有閒階級及展現人脈為主軸。
10. 超乎常人的自信與自滿:基於此的種種不言而喻。
    想想為了維持局面,他們也挺努力,且這絕非常人能辦到的事,遇見他們,顯而易見的有諸多風險,有可能帶來金錢損失、自尊傷害或臭名;好處則是,他們能幫你找到一些你本來碰不到的資源。如果真要合作,重點是界線,三種界線:
1. 合作關係:請定義,並堅守。
2. 金錢往來:請拒絕,並堅守。
3. 兄弟情誼:請保持距離,並堅守。
    在之前的交易上,我個人付出的費用頗低,但許多朋友則不然,甚至有人像片中的瑞秋一般來說陷入鉅額債務危機,挺悲傷。最容易落入漩渦的人有三類:
1. 剛創業,需要關係與資金者;
2. 有一點錢,涉事未深的富二代;
3. 羨慕他的生活的平凡人。
    很多人這輩子都不會遇見安娜,你是幸運的,但未來你的生活中若真的遇見符合前述十點(或部分)的人,請務必在心裡敲響警鐘:「是安娜!」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照片來源:《創造安娜》海報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