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黃珊珊專欄】教育部的停課標準,以及兒童疫苗,這應該是家長們這幾天最關心的事! 台灣正走在與病毒共存的方向上,但有一群人,也就是12歲以下的幼童並沒有打疫苗,家長們當然心急如焚。
事實上,在今年1月22日,本土疫情仍相當平緩時,市長就呼籲中央可以借鏡美、加、澳洲等國外經驗,開始思考小學生是否接種疫苗。2月4日,中央的回應是「目前沒有強烈意願」、「必須考慮是否利大於弊」。
直到4月14日的疫情記者會,中央給答案了:「兒童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這其實是科學問題,小朋友的確診率,重症及死亡率,與疫苗嚴重不良反應,都可以理性討論,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到了現在,本土確診不斷攀高,停課標準為什麼會被批評?最後吵成一團的是家長,為什麼變成是家長在扛呢?
我們提前呼籲了研議兒童疫苗,我們也預警四月可能會有另一波高峰,我們也從國外經驗中告知這波疫情可能要走兩個月才達峰頂。
我們預見也提出了疫情趨勢,都是希望中央能盡速有所應對,但是常被忽略或大肆攻擊,現在,採購兒童疫苗、增加防疫旅館,輕重症分類處理的基本準備工作,只要中央早有政策,地方就會盡力配合,可惜現在,大家又要無奈的跟病毒賽跑!
作者為台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