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ory M. Grenier on flickr
長期網路成癮 影響孩子社會互動、專注力不足
自90年代網路成形,數位生活已成為今日現代人生命的基調,尤其在智慧型3C產品的熱潮下,更將網路緊密連結至你我每分每秒的生活中。
在過去「網路生活」尚未盛行之際,使用網路多是在需要查詢資料、收發信件等時候才會撥接連線,而後聊天室、論壇、網路遊戲開始流行,再到社群媒體的發展,讓大眾對於網路的魅力更加著迷。
2成無法控制衝動
根據台灣網路成癮調查顯示,國、高中網路成癮的比例超過20%,加上越來越多學生因沉迷網路遊戲而影響學業、家庭和人際關係。1995年紐約醫師戈登伯格(Ivan Goldenberg)率先使用「網路成癮症」一詞,當有過量喝咖啡、抽菸、飲酒的人,在中斷時期就會出現渾身不對勁、焦慮、不安的情形,而這些網路成癮者在中斷上網時,也會有以上類似戒斷的現象。
試問孩子放學回家、假日起床第一件事是否就是開啟電腦或滑手機,102年台北市衛生局針對59,370名,10至18歲青少年進行網路使用調查,發現半數的人常非本意的,一上網卻有停止不了的狀況,近2成的人甚至無法控制自己上網衝動,心理師表示,長期網路成癮會影響孩子社會互動,造成專注力不足的問題。
列入醫學研究準則
分析北市衛生局調查結果,如果父母每日陪伴孩子的時間愈多,孩子越能感受到被了解,進而使用3C數位產品的時間和戒斷狀況都會減少,如果家長每日陪伴超過1~3個小時,有將近9成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被父母了解,且會有較好的親密感。
近期新聞報導中,青少年犯案常會連結網路成癮、沉迷線上遊戲等,而美國托雷多大學教授尼可丁(Nick Nykodym)等人也曾經針對網路成癮與犯罪的關係進行研究,他指出許多網路成癮者與犯罪的聯結很密切,特別是隨機犯罪。臨床上也發現越來越多因網路相關引起的精神病理現象,因此網路遊戲成癮已被列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研究準則中,未來如有更多醫學證據,將會被認定為精神病。專家呼籲家長應多注意孩子使用網路的狀況,並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避免網路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