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鄭自隆》新春試筆6:東西兩厝晴,桃李一園春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新春試筆真正的涵義,是文人過年前封筆休息,過完年新春期間再拿筆來寫,因擱了年,不曉得功夫是否退步,所以舒展筋骨試試腕力,因此稱為「試筆」,我是借用這個概念來做為系列短文的標題,胡亂接枝爾。

 

不過新春期間倒也寫了毛筆字,一年提筆一次,才寫30字,我的疏懶可見一斑–

扇面:東西兩厝天天晴,桃李一園年年春。

書冊:新正年頭,開門見喜;壬虎當值,順水順風。

 

初中時代,在國文課陸漸老師督促下,是臨了1、2年《曹全碑》,參加省級比賽也得獎,但高二後就荒廢了;2009年至西安講學,游碑林,看到「曹全碑」本尊,激動不已,宛如碰到故友,趕緊以千元人民幣的高價,毫不猶疑買了一本拓片;雖然高中就已擱筆,但對書法興趣並沒有停歇,服役時在東港空軍幼校當教官,跟同為預官的黃崇鏗兄學刻印,也買了全套刀具,但退伍後又封刀了,就是這樣,淺嚐即止,混沌過日不長進。

 

我的字無可觀,自不必言,倒是可以看看印章,蒐集印章是近年興趣,扇面共有8個章,自左而右–

 

第一行「鄭自隆劉惠寧藏書章」,是習作自刻,是退伍後第一個作品,也是最後一個,從此封刀;因是習作,所以刀痕斑斑,一點也不乾淨俐落,方家見笑了。

 

第二行「君子周而不從」,典出《論語》為政篇,「君子周而不從,小人從而不周」,刻者王應綬,乾隆道光人氏,「周而不從」即「群而不黨」,讀書人可以與人為善,但不必也不屑拉幫結派。

 

第三行第一印「我有餘事作農耕」,這是讀書人的假掰,刻者陳衡恪(師曾),清末民初人氏,是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哥哥,與魯迅、李叔同(弘一和尚)是至友。

 

第二印「未老紅塵亦可閑」,文字是我寫的,杭州友人朱健刻贈,朱健畢業於杭州美院,長書畫亦善商賈,現棄筆營商為「東家」電商掌櫃,此印是想像退休生活,不想退休也不想工作,既怕太閒又怕無事,無賴得很。

 

第三印「不敢為天下先」,文字是我要的,典出《老子》,委請北京馮磊(散石)所刻,這也是我的生活哲學,又不是大個兒,幹嘛凡事搶先。

 

文字後有一方小壓印「自得」,是我很喜歡的章,凡事自得,台南師院蘇友泉教授刻,布局美,印面長方,所以「得」字作了變形;因常用,鈐了印泥,印石已朱紅似「雞血」。

 

最後一排上方「鄭自隆圖書」,橢圓形邊仿漢磚,是好友黃崇鏗所刻,崇鏗兄畢業文大藝術所,長書法金石,東港幼校退伍後各分東西,後來就斷了聯繫,近年才接上,男生和女生就是不同,真的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即使斷線,當兵吃喝玩樂的革命情誼永繫。

 

最後一方「藏之留荔十一樓」,堂號章,北京龔領所刻,類似堂號章有三方,另兩方分別委請台南張家榮、蘭州梁陸平二兄執刀,各有風情輪流使用;家居11樓,留為先慈諱,荔為先嚴事業之一,以此敬誌庭訓。

 

東西兩厝晴,桃李一園春,窩居11樓見山看水,東厝面山清晨迎曦,西厝近河傍晚送日,天天有日照,早晚都得忙著拉窗簾;學生,已畢業未畢業,進進出出,未畢業的談論文,已畢業的聊吃聊玩聊是非,就是不談大事國事,師生言不及義同樂瞎混,果然「桃李一園春」。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