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馬祖藝術島 有如「一幅完成中的風景」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馬祖需要建設,有品質的建設,非盲目濫建與商業化。擔任連江縣環境景觀總顧問近10年的建築人劉柏宏說出馬祖發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與微妙心情。
    劉柏宏為建築計畫策劃的作品,就叫「一幅完成中的風景」,意思就是馬祖除解除軍事基地後,一直都在大興土木」,整個環境都在敲敲打打,民眾越來越無法忍受,直問,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完工,迎接蛻變與起飛。
    為此,劉柏宏就以馬祖後戰地政務時期變遷30年為軌跡,盤點近30個聚落或建築特色空間,審視那些空間,如何與馬祖當代生活產生對話。
    劉柏宏說,面對國際藝術島,正是一個給馬祖人的新舊紀事指引,也給未來即將到馬祖的「新馬祖人」一個共同的方向。他們也許是觀光客,也可能是生活者、創作者、設計者⋯⋯的多樣群族。他們都會繼續再投入「一幅完成中的風景」。
    他強調,這是提供島民一個回望馬祖30年的參考路徑,以不同視角認識圍繞在馬祖人生活的建築與景觀。
    「馬祖文化致敬團」於上午十時左右抵達南竿機場,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與文化處長吳曉雲都到場接機,在10度以下的冷天,給了大家一個溫暖見面禮。
    接著大夥兒驅車前往南竿福澳港甫完成的候船室參觀。「一幅完成中的風景」與「當代建築選件」是第一個落腳參觀的作品。包括1座裝置藝術、19幅圖文創作、3座立體模型以及3幅插畫創作。
    1978年國防部選定馬祖南竿福澳港興建深水與淺水碼頭,供軍艦、商船與漁船停泊,1985年10月福澳港完工,成為馬祖連結台灣本島、其他4島的重要出入口。
    當年福澳港建深水港向外填補的新生地,除了已完成的候船室外,未來面海右側的港埠用地,也正有工程正在進行,完工後,使福澳港更完整,可望為馬祖帶來商機。
    劉柏宏在該港候船室所在地進行導覧,穿過候船室的過境之道,欣賞不同時代的風土影像作品,大家在跨時空的敍事中,穿梭著島嶼的前世今生,尤其其中3幅插畫,詮釋著島嶼的記憶與表情,另外3座以澳口為文本的地景作品,虛實交織,是馬祖未來之境的凝視,彷彿是島嶼風景持續、有機的演變,引人遐思。
    劉柏宏說,島嶼持續蛻變,是新舊馬祖人的島嶼記憶,也是獻給馬祖的跨時代備忘録,彌足珍貴,也刻骨銘心。
    馬祖自戰地政務終止後,各項公共與私人建設蓬勃發展。「馬祖藝術島」即由劉柏宏與建築學者褚瑞基共同擔任選件人,期待以近期落成的3件作品,作為馬祖未來建築風貌的討論範本。分別是福澳碼頭濱海休憩廊道、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以及梅石營區軍官、士兵特約茶室等。
    劉柏宏分析,建築景觀納入藝術島的關照,重新開放戰地文化景觀,及新建公共設施,是馬祖藝術島最重要的空間載體,也是對在地人而言,最具公共性的作品。
    馬祖在歷史的偶然與必然中,歷經過往30多年前的風土交會,成為聚落文化保存的重要課題,日後的硬體建設,必須思考與藝術島的軟體創作,後續營運整合,也讓更多公共對話加入島嶼空間治理的概念,建築與景觀的結合,營造馬祖空間治理的總體觀照,讓新與舊,恰得其分,讓馬祖藝術島華麗轉身。劉柏宏強調,風土交會,是專業者與在地的交流學習,優質公共建設的追求,定錨島與未來的理想發展。
    劉柏宏與褚瑞基同時將帶領大家,參觀芹壁聚落的轉變,有著戰地政務時期前與後的三層歷史印記,後建材、照形,都呈現出明顯差異化,撫今追昔,點滴在心頭。
    劉柏宏與褚瑞基在參訪行程中舉例,興巴克咖啡店在福澳碼頭開店,宋鎭邁建築師在規劃福澳碼頭濱海休憩廊道,就小心翼翼配合它的高度造型,作了開放式的曲線設計,可謂用心良苦。
    85C西也要在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設點,就為了招牌大小,花費許多心力,最後動用地方有力人士協調才找到折中方式,也是挑戰例證。芹壁聚落附近的石塊灰樸景觀,有如南歐景點,附近唐突校園,如和平國小,也已協調遷移中,甚至在芹壁天后宮的廟宇空間,不惜透過祭拜筊杯,與鐵甲元帥,以人神對話方式,挽救一些可能的破壞,在在為了馬祖藝術島新未來,使出渾身解數。
    劉柏宏認為,馬祖需要建設,但有品質、有節制,有總體景觀視野的建設,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褚瑞基也補充表示,來自台灣早年發展經驗,一有商機,財團挾財力政商關係,大量興建平價住宅,粗製濫造,等到大家發現不對勁,已經來不及,這樣的痛苦經驗,值得即將迎接起飛的離島參考,畢竟建築的載體,不是說拆就拆!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