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自詡「最誠實」的建築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表藝中心」從外到𥚃、一覧無遺,這是一座最誠實的建築!OMA台灣代表林家如曾這樣表達。
    走過了「麻辣火鍋」、「皮蛋豆腐」、「士林之瘤」的戲謔期,現在大家問,那是「健身中心」嗎!?劍潭捷運站旁,精實的圓球,鑲嵌在長方體上,地面層鏤空,與附近的街廓相連,表藝中心彷佛越來越融入台北士林地景。
    剔透直白的設計理念,讓建築體在川流的車陣人流中,兀自崢嶸,迎晨曦、接落日外,將來還會廣邀市民,免費入內窺密,咀嚼劇場人生百態。聖俗合體,雅俗共賞、與在地人緊密對話與生活的意涵,隨著工程的收尾,逐漸彰顯出來。
    第二次受邀進入台北市表演藝術中心,越來越能感受那份得來不易的艱辛與喜悅。表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堅定表示,目前已進入最後驗收測試階段,明(2022)年起,試表演、試營運開鑼,按步就班,時間與努力,絕無虛發。
    根據表藝中心初步規劃,先以一個表演廳作演出,看看音效音質,再來兩個廳同時進行,最後才三個廳同步,音效品質與獨立性,是否會有任何漏音或廳與廳之間的串音干擾,那也是最後的專業要求,滴水不漏。
    一面吸音,一面反射的特殊的空間壁板,從義大利進口來台的人體工學座椅,搭配全場色系,是素潔安靜,又凸顯個性的嶄新表演場域。明年7月,先取名開箱(open house),真正開幕,應該落在明年8、9月間。如果疫情允許,希望邀請更多遠客,共襄盛舉。
    王孟超透露,表藝中心的親和力,會隨著開幕啓用,市民親炙現場,親身感受,才能真正了解。1200片高聳巨型曲線透明玻璃的安排,可說用心良苦,德國的材料,在西班牙製作,在深圳測試,最後才運送來台。
    這樣的玻璃,不只視覺效果,也肩負重力承載任務,由裡向外看,通透明亮,把四面八方的景象,收入眼底,倘若從外對內看,是扭曲的效果,也可以看到人影若隱若現,具隱私保護。而配合內裝的色彩辨識以及燈光設計,堪稱經典,夜間點亮之後,彩光四射,美侖美奐。
    王孟超執行長透露,明年2月的「2022年台北燈節」以及明年10月的「白晝之夜」,都已經決定在表藝中心舉辦,一定會讓台北市民眼睛為之發亮,成為台北市的嶄新地標。
    台北文化基金會在董事長李遠、與副執行長楊淑鈴,11月2日廣邀藝文界,再次參觀表藝術中心。疫情未歇,少不了口罩,現在已經免去安全帽,顯見工程收尾的已見成效。
    發想自士林夜市「麻辣火鍋」,以「三鍋一體」的概念,在2公頃的基地,設計出「3+1」劇場,堪稱一絕。未來800席多形式劇場、1500席大劇場,既可以獨立運作,也可互相連通,合併為一座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另一座800席鏡框式劇場,配置球型觀眾席。
    最神奇之處是,建築師設計了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環狀公共參觀通道,讓民眾在無須買票的情況下,可以入內參觀,直登12層頂樓花園,窺探內部舞台設備、後台運作與排演場景,也欣賞大台北風光。
    表藝中心的美學考量,邏輯性的指標設計,秉承圖形與設計,少用文字,避免文化翻譯上的麻煩,所以將來參觀民眾,不必擔心迷路,不會有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尷尬,憑著顏色,圖像引導,就能登堂入室,一窺奧妙。
    表藝中心追加預算到67.5億元,但直接的建築預算為51億元,台灣公共工程,必須保留1%的預算,作為公共藝術經費,金額大約為5100萬元。
    但這筆錢,並非拿來當買藝術家作品,而被鎖定在劇場特殊布幕,以及標誌,帝門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已參與該案8年有餘。他自嘲,案子是硬著頭皮接的,如果沒做到符合建築師團隊心意,稍一不慎,可能就要傾家蕩產了!
     這樣的呈現概念,辛苦的參與工作的所有人,但何嘗不是台灣建築美學的另類呈現,而強調突破框架,與在地互動,重新界定專業劇場觀看方式的認知,也對台灣藝文生態,帶來點點漣漪,值得市民珍惜。
    已經是第二次參觀該建築,不算陌生,但隨著工程的完成,越來越多驚喜。當我們直登樓頂,欣賞未來的空中花園,有個瓊瑤式的名字,叫「星空如月」,果然足登頂樓,登高遠望,360度的大視野,圓山劍潭附近美景,盡覧無遺,未來完成植栽綠化後,想要必會成為舉辦party的絕佳場所,或是小情侶,親子共享夜景的浪漫地點。
    另一座挾在建築中的露天「香草天空」,也會被賦予綠色幻想,廣植香草,讓綠意與四溢的草香,迎賓納客,享受悠閒。
    在台灣,藝術文化展廳,嚴禁明火,讓餐廳的經營者,備受侷限,表藝中心未來是允許採明火的,所以亢靜窗明,視野遼闊,若加上名廚料理,必能吸引饕客,也可望為法人化的營運團隊,帶來利潤。
    另外,營運團隊,也極力營造親和力及方便性,隅角的小咖啡店,小禮品店,老少咸宜,都讓人寄以厚望。
    以顏色、圖案,作為區隔,也是該中心縮短文化轉譯上困擾,讓民眾方便上手的一大貼心服務。目前,以Pantone色票的標準色,挑選綠色,代表表演廳所在;粉紅色,是員工辦公室,而藍色,則是球型鏡框劇場所在。民眾從走入表藝中心,就可循颜色的不同,覓尋目標,簡單明瞭。
    表藝中心從2008年帶著對首都城市,需要一座能接軌國際的場域,廣邀國際英雄帖,荷蘭OMA團隊,展現高度參與的興趣,埋首融入在地文化的研究,包括士林夜市特有的台式風情與生命力,以麻辣火鍋作為設計發想。
    根據OMA團隊的歸納,他們雀屏中選的兩大理由是:第一,保留建築物地面層公共空間的開放。第二,建築量體力求緊湊靈巧。
    因為這兩大理由,在134組競爭對手中,拔得頭籌,與大元姚仁喜等在地團隊,拿下標案,迄今已13年,歷經多任文化局長,又面臨營造廠倒閉,最後到切標轉包,一路走來,千辛萬苦。
    緊鄰士林夜市,夜市攤販,以高度效率,不只在口味食材上,應有盡有,生猛有力的能量,成為在地印記。 
    OMA在台代表林家如日前在Moca舉行的座談會上,形容該建築是有生命的,都會型、年輕化的定位外,也是座誠實建築,讓人一覽無遺,會是台灣建築與表演藝術界的新指標。
    尤其現年77歲的Rem Koolhaas ,幾乎把大半生的劇場建築經驗,灌注在台北表藝中心,成為他另類代表作。所以不管是一塊磁磚,一個手把,一片玻璃牆,劇場坐椅,在材料選擇與製作細節,完全不妥協。
    而兩位合夥人Rem Koolhaas 與David Gianotten過去幾年,經常分批來台北視察,這兩年因為疫情阻隔,只能靠視訊連線,團隊衷心期盼疫過天晴,明年讓OMA兩位當家,能親自飛來台北,參加明年開幕典禮。
    台灣的公共工程建設,經常出現使用團隊的缺席,無法在規劃與工程進行中,參與更多意見。
    其實劇場就是人生百態,喜怒哀樂的縮影,早年有過雲門劇場舞台設計訓練的王孟超,在2013年就介入表藝中心,他的內行與專業,可以代表業主的台北市文化局,扮演對話與把關角色。
    果然,表藝中心在王孟超執行長8年來的守護下,把業者的決心,發揮得體,也創造一個整合與執行範例。法人化,是台北市文化局長蔡宗雄,交給表藝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與王孟超的任務,希望朝向自給自足。
    目前估計,該建築完工試營運後,一年還是需要仰賴市府3億元左右的經費補助,目前劉若瑀與王孟超的經營團隊,力拼早日獨立的努力。
    未來自製節目,以及外來節日,會採對半,如何以更精彩的企劃,更有效率的分眾行銷,讓演出的專業品質,與票房活絡性兼具。
    王孟超說,根據經驗,一場劇場演出,實質售票只要450席就不會賠錢,表演藝術中心除了外界熟知的800席、1500席,其實從下到上、從外到裡,可以整合出13個不等大小的劇場空間,供表演藝術界作選擇,而11座電扶梯,也滿足了不同品項口味與年齡層,可望達到極大化效益,令團隊期待不已。
    看來,隨著表藝中心的完工,法人化的營運團隊,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動起來了,令人寄予厚望!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