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王其專欄】NCC在15歲生日時辦了場盛大學術研討會,邀學者專家發表對未來傳播趨勢看法。有學者在會議中提出對有線電視剪線潮的另類觀察說,有人為了訂便宜寬頻看OTT、免費看有線電視,才留下來當用戶!這問題的確是有線電視最不想面對的真相!
上週六10月30日,NCC為成立15週年辦的,這場名為「展望NCC的現在與未來」的學術研討會,有三大主題,包括「回頭與展望趨勢的通傳未來」、「自由與挑戰兼具的治理未來」、「時代與科技推進的轉型未來」。從主題設定來看,NCC關心未來的三大主軸:通訊傳播、數位治理、產業轉型。
NCC主委陳耀祥自己主持最後一場座談,特別聚焦在網路內容治理,以及台灣傳媒產業數位匯流轉型的問題,與會者提到電信5G、OTT等數位趨勢,對台灣有線電視及頻道內容的影響。其中受邀的與談人文化大學教授柯舜智提到,她最近做了調查發現,很多受訪者沒退有線電視,主因在可以訂寬頻送有線電視;而且要看內容,哪個平台也已難區分了。這現象的確反應在產業中,有線電視業者表示,他們已開始轉型提供寬頻或加值服務、結盟OTT業者等。有業者推,同時申辦數位有線電視及光纖上網,享免費使用90天的優惠,還加碼贈送LINE TV影音平台90天VIP會員; 也有業者接受訂半年期短合約,搭配超值學生防疫方案,120M每月只要400元;還有業者每年收有線電視訂戶不到2000元 ,但要訂他們的寬頻。這些方案除抓住寬頻的收入,還能增加消費者的黏著度。
對媒體不時報導台灣有線電視有剪線潮,業者雖不否認,但有線電視業者也說,對照其他國家的有線電視訂戶數,國內下滑趨勢其實相對平緩。台灣有線電視訂戶數從2013年至2017年,是持續在上升的,一度超過522萬戶,普及率突破60%,成為多數人的最主要收視來源。不過,2018年那時雖還有510萬戶,但到2021年第2季為止,總戶數也已經下滑至479萬戶,普及率剩53.56%。
訂戶數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有線電視更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其實是,訂戶留下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因為可以透過付費訂有線電視比較便宜的寬頻費用,再透過手機、平版、電腦等收看數位匯流的各種OTT內容,消費者心中,其實在期待免費看傳統有線電視內容。
媒體主管說,台灣的各有線電視集團現在都靠家戶內寬頻,撐起另外一片天,還能留住有線電視訂戶。根據2020年的統計,家戶寬頻總數約有630萬戶,其中70%集中在中華電信,其他30%被有線電視業拿下,這將近200萬戶。這其中最多的為擁有台灣大哥大的凱擘集團,約10%。雖然有線電視寬頻戶數與中華電信的MOD相當而已,但這塊的獲利率很高,成為有線電視集團新的金雞母,也是綁住傳統有線電視用戶的利器。
所以當有學者說,不退訂有線電視,不是要看電視,而是因為便宜訂家戶寬頻送有線電視,可以同時看到各種平台內容的時候,就點出了現在有線電視經營最大問題:「有線電視也靠著賣寬頻而有了新存在價值」。接下來所有網路及電視平台內容如何管理,甚至產出更多更好的內容,免得台灣的數位OTT市場變大了,但卻淪為中美日韓劇的天下,這種另類的文化侵略,相對也就成為政府頭痛的事了。
也的確,台灣戲劇在這幾年的OTT市場中,並沒有大爆發,反而陸劇、韓劇在台灣大受歡迎。根據統計,從2010年開始,台灣電視頻道播映戲劇中,韓劇加上中國戲劇的比例始終不低於5成。連NCC自己調查的在台灣受消費者歡迎的OTT品牌,不是愛奇藝就是Netflix,台灣本土的LITV仍有大段努力空間。
再說內容投資,也是台灣政府與業者的痛處。
10年前,台灣電視劇每集製作費,平均大約落在180萬元新台幣左右,但跟亞洲國家比較則捉襟見肘。曾在台灣掀起韓式炸雞熱潮的「來自星星的你」,單集製作費則為1700萬元台幣。對比同樣在2009年播出的台劇「痞子英雄」單集製作費400萬元,在當年已經開創全台最高紀錄。2010年前後中國影視產業崛起,後宮甄環傳等宮鬥劇更成為瓜分台劇觀眾的另一個對手。
近年台劇終於跨進「千萬俱樂部」,背後兩大資金來源,除了政府前瞻預算外,另一者便是國際業者投資。今年熱門的「斯卡羅」、「天橋上的魔術師」皆獲前瞻預算1.55億元補助,加上團隊自籌、企業投資等,單集來到1600萬元到2000萬元規格,至此台劇在預算規模上,才終於開始慢慢追上國際,但有多少台灣戲劇有這樣機會?
因為網路技術發展,讓各電信手機、電腦、平版等與電視全部內容可以自由流通,就產生了傳統頻道內容,包括新聞與戲劇,跑到新流通平台上撞擊出來的問題。與會的學者專家認為面對新的傳播產業趨勢,NCC不能只放在監理,也要幫業者找到更多的方向。前中華電信總經理林國豐在會中引用數字說,台積電有超過40%的收入與行動通訊有關,但這些年來,電信業者的消費者貢獻度掉了三分之一,收入也少了上千億元。這兩個相對比,就清楚知道未來電信傳播趨勢,但產業界能否因應得宜,可以好好生存 ,主管機關NCC扮演非常重要角色。這場研討會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