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賴祥蔚》北臺最大水圳不是瑠公圳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翻開國中課本,裡面提到清朝臺灣最有規模的四大水圳,從北到南,依序是:臺北市的瑠公圳、臺中市的貓霧捒圳、彰化縣的八堡圳、以及高雄市的曹公圳。

其實瑠公圳的規模,後來被後村圳超越。這是因為日治時期,總督府推動了「公共埤圳組合」,先整併相近的水圳,再轉型為法人。北部最重要的整併,包括臺北盆地霧裡薛圳被納入瑠公圳;以及新莊平原的張厝圳與劉厝圳整併改稱後村圳,後村圳的灌溉範圍遍及新莊、泰山、五股、蘆洲及樹林。
根據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的登記資料,瑠公圳(當時稱為瑠公水利組合)灌溉面積為2825甲;後村圳(當時稱為後村水利組合)灌溉面積則是3554甲,比前者多出729甲,多了26%。

所謂埤圳,埤,本字是陂才對,轉音錯誤而來,指的是水池,自然水池加工後也稱陂塘;圳則是從水源引水的溝渠。

後村圳前身的張厝圳、劉厝圳,是新莊平原得以開發的關鍵,但是兩家之間的恩怨交錯卻長達了150年。在張厝圳開鑿期間,劉厝圳趁著洪水造成河川改道而後發先至,加上水圳交錯,所以衍生許多爭議。

泉州裔的張家有張廣福、張必榮等墾號,在南新莊也獲得墾權,從乾隆十年、西元1745年開始,為了要引入大嵙崁溪(今大漢溪)的溪水,著手開鑿水圳,以灌溉現在新莊和三重一帶。由於工程不順利,歷經許多年,才在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完成,這就是永安陂大圳,簡稱永安圳,又稱張厝圳,初期的灌溉面積達600多水甲,一水甲可供五甲田,大約3000多甲,約30多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潮州裔的劉和林、劉承纘父子,早在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已獲得北新莊加里珍莊(今五股區)一带的墾權,但是因為資金有限,沒有大規模開挖水圳,直到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山洪大水沖毀了今天樹林、鶯歌一帶的田園,又造成大嵙崁溪(現在的大漢溪)改道,向右側的板橋偏移,沖出了大量荒地。張家因此損失巨大,劉家則趁機利用了溪流改道「壅水築圳」,在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完成了萬安陂,又被稱為劉厝圳,初期「圳水計貳百陸拾甲」,可灌溉1300 甲田。

張厝圳與劉厝圳因為水源及圳道多有重疊,兩家為此纏訟多年、械鬥不斷,官府屢勸無效。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在臺灣道蔣允焄的調處之下,雙方簽下和解協議,但是仍常有衝突。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淡水同知婁雲立了「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記」,可見問題仍沒解決。此碑仍保存在新莊中正路的保元宮。

兩圳之爭,不只同知解決不了,連當時臺灣最高官員、署理臺灣道的臺灣知府蔣允焄出面也排解不了。

清朝納入臺灣之後,在康熙二十三、西元1684年在福建省之下設置臺廈道,統轄臺灣與廈門;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以後專設臺灣道,負責的官員稱臺廈道或臺灣道,也稱道臺。至於同知,為知府的佐貳官,正五品,分府辦公,不是下屬。

明治42年、西元1909年總督府將張厝圳、劉厝圳合併管理,改稱後村圳,兩圳150年恩怨至此結束,成為北臺灣規模最大的水圳,又把附近較小的草埤圳及大窠口圳(都位於泰山)都納入管理。

後村水利組合在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改名為新莊水利組合,繼續貢獻。直到1960年代以後,田地逐漸改為工廠,後村圳漸漸失去功能,也慢慢被遺忘。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圖像來源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本文為作者新書《穿越臺灣趣歷史》(出版中)的一篇。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