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關心別人,需要智慧

照片來源 www.wallpapert.com


玉珠是食品店老闆,只要有客人開口賒帳,她都很難拒絕,甚至看到讓她感覺生活辛苦的客人,還會主動送商品給客人,結果常讓一些客人反覆地賴帳或白吃白喝,先生很氣她縱容客人,是爛好人,兩人常為此口角。玉珠想要探究無法拒絕的原因,她先讓自己放鬆,接著問自己當需要拒絕時會想到甚麼?冒出來的想法是,對方會很難過、很失望,他一定是好不容易才開口的,如果被拒絕應該會很受傷。玉珠把這些想法寫下來,接著問自己,以前是否有類似被拒絕的失望與難過。她想到小時候父母經常外出工作,幾個兄弟姊妹幾乎由祖母帶大,有一年小學暑假,她知道媽媽在海邊撿漂流木。迫不及待地一大早搭車又趕路,到海邊開始撿漂流木,抱著戰利品遠遠地看到媽媽時,她很興奮地飛奔過去,誰知媽媽突然大聲斥責她說:你來這做甚麼?趕快回去!

原來怕被拒絕的人會受傷,其實是自己受傷的內在小孩投射到對方身上。想要幫助所謂「辛苦的人」也是把自己的苦投射給對方。找到受傷的事件後可以練習自我療癒,當內心小女孩平靜之後,投射的機制就會鬆開,把自己的苦收回來,也把對方的責任還給對方,雙方才會有清楚的心理界線。


初步的自我療癒就是把當時未了結的情緒表達出來,為當時的心情畫下句點,重點是以真誠而不指責的方式承認自己的感受。

靜心語錄:

你要幫一個人,必須非常瞭解這個人的需要,才有能力幫他, 比如這個人主動來說,他有這個意願,自己有意願就會有所行動,這時你才能幫忙推一把,那這個就是他的需要,而不是我的需要。


他自己會幫自己,別人只是幫忙推,如果他的心沒有想要這樣,例如,有時是他潛在地想要受苦才會感到心安,我們陷入自認的幫忙,其實只是怕自己難過, 注意自己的心態,出發點,動機,以此為出發點,讓彼此沒有負擔,就不能說是幫忙,而是為了愛這個人而做。----素珍老師


李宗燁老師

台大心研所畢 喜歡陪他人說故事與探索生命,從中享受發現的樂趣及改變的喜悅。

現任:東吳學輔中心兼任輔導員

曾任:大學講師、銘傳學輔中心兼任輔導員、觀音線志工督導、實踐學輔中心兼任輔導員

著作:走出乖小孩的受苦迷宮、生命史學

部落格: http://trongyeh.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