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張健豐》走訪台南糖莊回憶文史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六年前造訪的台南糖莊,仍大致沿用數百年前自大陸傳來的製糖方式,此產業大都為乙未抗日志士等經營的本業。該地因地勢險要,曾是抗日分子的藏身之處。

 

造訪糖莊之路

 

2015年農曆過年前,適逢乙未抗日兩甲子。因嘉義大林的抗日義首簡義鄉賢,其立業基礎,是四百年前來自福建原鄉的製糖技術。耳聞近年台南某製糖農莊還有以類似的製糖技術製糖,便計畫和同好造訪。我們從嘉義南下,走中山高和快速道路後,不多久就到達了芒果之鄉─玉井市區,但從玉井到農莊約三十公里路程。轉進關山產業道路(南179 )後,此間道路雖非常險要和崎嶇,但沿途南化水庫景致讓人驚艷不已。

我們來到南化水庫集水區的上游─後堀(窟)仔溪後,便進入台南市南化區關山里。我們檢視該地,在舊地圖裡出現「西阿里關」這個地名。按,阿里關是軍隊駐守的關卡,是原住民和漢人間的接觸點,有防守原住民出草、控制原漢交易或防止盜匪入山躲藏、煽動作亂之功能。另外,還有東阿里關(今甲仙關山村)這個險要的關隘。

 

傳統的手工製糖

我們從玉井驅車約一小時後,終於來到瑞峰國小附近的黑糖農莊。黑糖能讓日本人瘋狂,在台灣發燒,就是因為它是粗製糖,保留了甘蔗原有的營養元素,是最健康的糖。但台灣民眾多數吃到的都不是真正的黑糖,而是進口的紅砂糖(二砂)加工還原而成的。

該農莊的手工黑糖,自產自銷,現已成為台灣手工黑糖的最大品牌。種植的幾公頃甘蔗園,堅持自然農法種植,自己除草,維持生長環境。張師傅說:「在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裡,天然的環境就是老天爺給的。祖輩幾十年前就這樣種了,以前玉井糖廠在推廣種甘蔗,那時候種了16年。」因為手工製作的功夫,吸引許多媒體報導和廣告的助益,大多數民眾都願意不辭勞苦驅車來這裡品嘗古早味。

目前農莊廠房內有六大口孔明鼎及六大鍋灶,鍋灶使用龍眼樹等硬木當燃料。每到製糖季節,從手工採收甘蔗、以機器搾甘蔗、兩道過濾工序,經過七個小時的四道熬煮過程,到蔗漿出現開花現象,色澤十分漂亮迷人。關鍵時刻,師傅進行糖漿熟度測試,之後再撈起、攪拌及冷卻。從甘蔗種植、木料挑選、火候控制到判斷製糖是否成功,全憑師傅多年經驗,整個煉製過程,一忙起來常常做到半夜,我們一口口吃得健康愜意,其實全是他們辛勞的成果。

經過幾個小時的觀摩後,覺得該農莊煮糖的過程,和1891年來台灣考察的日本駐華外交官上野專一在《臺灣島實踐錄》所描述台灣先民的製糖過程相似。  包括簡義在內的乙未抗日志士,不少人都是以製糖業作本業。日本據台後,採用新式糖業,此手工製糖業遂漸漸式微。

 

抗日分子藏身之處

因後堀仔溪的「西阿里關」地勢險要,成為了抗日分子藏身之處。1915年爆發的噍吧哖事件,義首為余清芳、羅俊、江定。前兩者分別在17歲及41歲時,均曾參加乙未抗日義軍。余清芳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宣戰時,掌握契機, 宣傳日本殖民政府的苛政:「培植『製糖會社』(日營糖廠),霸占農業。」、「實行林野調查,沒收台民私有林野。」並藉神道向信眾說:「據神明指示,日本人據台只有二十年之權限,現時候已到,該換朝代了。」第二天一早,懸示各處諭告曰:「本帥奉天舉義討賊罰罪,大會四海英雄,致滅倭賊,安良鋤暴。解萬民之倒懸,救群生之性命,本帥仁慈之人云云…。」更糾合附近同志千餘人加入抗日行列。

8月4日,日方接獲情報,抗日軍已攀山越谷,直奔噍吧哖,於是更改對策,將散居噍吧哖街,非公職的二百多日本人,全部集中至該地的製糖廠(今玉井糖廠),而有戰鬥能力者,則參加防衛工作。4日晚上,抗日軍渡過後堀仔溪上游, 一大群裸著上半身,腰帶神符的敢死隊,在後面槍手的掩護射擊下,利用地形、地物不斷攻擊日警。

10月余清芳等人被捕後,江定及其部下藏匿在後堀仔溪等地,這裡山林廣袤,他們又擅長化整為零,敵來我散,敵走我出,因此日搜索隊始終無法掌握他們的行蹤。

1916年4月16日江定等接受日方的招安,獻出隨身的武器到噍吧哖支廳;而自5月1日,留在山裡的近300名同志也陸續下山投降。誘降告一段落後,日本台灣總督府對江定等的叛亂,給以「應依國法處分」,下場和乙未抗日的簡義一樣;另有附近村莊居民三千二百餘人集中屠殺,「噍吧哖慘案」因此得名。不久,地方改制,噍吧哖更名為玉井。我們在糖莊帶回甜蜜的同時,也順道到噍吧哖紀念公園憑弔了先民抗日史蹟。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