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不累」的鋼琴家 現代音樂奇蹟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天才,果然是音樂家的專利!這個冬天,台灣音樂界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一位在台灣,不怎麼出名的鋼琴家,竟然可以連續加場演出,還場場叫座爆滿。
    這位媽媽是台灣人的鋼琴家叫周善祥(Kit Armstrong),他於上(12)月下旬,利用5個晚上,在台北國家演奏廳彈「全本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竟然撩撥出樂迷的胃口與心弦,欲罷不能,連連加場,都帶來秒殺搶票效果,而且,從台北到高雄,一路紅不讓。
    截至目前,周善祥獨奏會,已經加了6場,連同原來的5場「莫扎特全本演出」,總共有11場。
    一部鋼琴,一位音樂家,竟然可以綁住11個晚上的古典音樂發燒友,不管天雨天冷,大家風雨無阻,這種聽音樂會聽到著迷的現象,實在不多見。
    周善祥被增加的場次多達7場,分別是:1月13、22、29、30日以及2月6日,在台北國家演奏廳;另外,2月8、9日則在高雄衞武營。去年12月迄今,2個月不到的時間,北來南往,搶票趕場,真是蔚為奇觀。
    更不可思議的是,周善祥把古今中外的鋼琴曲目,彷彿壓縮在他的腦袋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9日晚安排的音樂會曲目,跨度就是從文藝復興,彈到印象主義,舉凡16世紀以降的作曲家,包括拜爾德(William Byrd,1543-1623)、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巴赫(Carl Philip Emanuel Bach,1714-1788)、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
    年紀雖輕,但周善祥對於古典音樂的造詣深厚,音樂彈奏的曲目庫完整,任何古典大師名家的作品,都難不倒他,他完全可以聲色俱全,背譜演出,鞭僻入裡地把每一位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個性的作曲家的作品,詮釋得入木三分,無微不至,令人嘆為觀止。
    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會有這麼大的爆發力,簡單歸納,原因有四,分別是:
一、背景特殊、跨國跨域的養成模式
    1992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的周善祥,家族有華人血統。7歲起,他同時在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選修物理以及查普曼大學選修作曲,9歲進入猶他州立大學攻讀生物、物理、數學以及音樂。
    11歳周善祥進入音樂人搶破頭的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同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選修化學和數學。
    12歲周善祥搬到倫敦,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品,2005年他13歲那年,結識了奧地利鋼琴大師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從此拜入他門下,更精進琴藝。後來,他又在巴黎第六大學取得數學碩士學位。
    光看這樣的學習背景,就知道這是位天才,作曲演奏,理化數學,樣樣精通,左腦右腦,完全的平衡發展,自然頂天立地,卓然有成。
    周善祥不像一般年輕人,取得學位,就躲到舒適圈教書作研究,相反的,他創意十足,無所不碰。
    例如,2013年21歲的周善祥買下了法國伊爾松聖德蘭教堂,胸懷壯志地把該座廢棄教堂兼獨特的裝飾藝術遺址,改建為音樂廳。翌年啓用之後,該音樂廳安排的節目,充滿創造力,給人驚喜連連。
    天才不器,在周善祥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內外兼修,作曲、演奏雙棲天賦
    知生莫若師,布蘭德爾鋼琴大師提起才華洋溢的周善祥,完全不避嫌,他讚許這位高徒「對於偉大鋼琴作品的理解,結合了新鮮的活力與細膩的處理智慧,兼顧情感與理智」,確實,一針見血。
    這樣的相知相惜之情,已被英國紀錄片導演馬克・基德爾(Mark Kidel ,1947-)把周善祥與布蘭德爾獨特的師徒關係紀錄在《點燃鋼琴凳》一片裡。
    周善祥以獨奏家身份,和世界著名樂團演出(例如,維也納愛樂、德勒斯登國立歌劇管弦樂團),也和許多知名、又有想法的指揮家合作(像提勒曼、布隆許泰特、夏伊)。
     2018年26歲的周善祥在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音樂節擔任駐音樂節的藝術家,以及在溫特圖爾交響樂團擔任駐團音樂家。
    身為室內樂愛好者,周善祥和眾多器樂獨奏家和聲樂家緊密合作,比如說,他與杭諾・卡普森在薩爾茲堡莫扎特週音樂節、柏林的布列茲廳演奏全本莫扎特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他也和卡格、普雷賈迪翁等人合作藝術歌曲音樂會。甚至,他在柏林愛樂廳、柯隆愛樂廳演奏管風琴獨奏會。
    至於作曲,周善祥6度獲得美國作曲家、作家、出版社基金會的顧爾德年輕作曲家大獎,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溫特圖爾交響樂團、福斯汽車城Movimentos 藝術節、基爾愛樂都委託他創作,而且,他的樂曲目,目前已由Edition Peters 出版。
    周善祥發行過數張獨奏專輯,包括李斯特「交響情景」,以及巴赫、李格替、周善祥作品集,產量之豐,令人讚嘆。
    周善祥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會堂演奏巴赫《郭德堡變奏曲》,不但被發行了DVD,BBC音樂雜誌稱許該DVD是「錄音史上最精彩的演出之一」。
三、素樸誠懇,笑容可掬,個人魅力大
    舞台上的周善祥總是穿著合身立領絨質西裝、白襯衫,配黑長褲,晶亮黑皮鞋。休閒生活𥚃的他,也是配搭合宜,極具個人風格打扮,人見人愛。
    尤其,那一臉稚氣靦腆笑容,看起來就是很文青,氣宇軒昂。
    在展現獨奏專業上,周善祥絲絲入扣,滴水不漏,從全場音樂會的結構開始,以29日的曲目來說,音樂年代的跨度達400年,而選擇的演奏曲,凸顯了不同時空背景的生活趣味,讓音符中有畫面,想像空間無限。
    例如,拜爾德的《鐘》,就展現16世紀左右伊利莎白一世主政年代,幻想曲式的音樂特性,音符華麗地上下遊走彼此競逐,莊重璀燦似驪珠,然而,絢爛如花火般,稍縱即逝,唏噓之感,油然而生。
    周善祥很擅長把自己生活與樂曲元素或主題作連結。像拉摩的《母雞》,究竟咯咯叫幾聲,又為什麼生完蛋會有咯咯響聲,自稱養過雞的周善祥,知之甚深,談笑用兵,自然天成。
    29日晚周善祥詮釋貝多芬《升c小調第14號鋼琴奏鳴曲(月光)》時,鏗鏘有力,令人咋舌。
    根據鋼琴家蕭唯真的分析,貝多芬在寫該曲時並沒有名字,周善祥懂得把整個第一樂章主題連續性的一氣呵成完成,很大氣,他不在中間做小樂句,相對於一般演奏者,喜歡彈小樂句,小花小草式的rubato給太多,就顯得俗不可耐,周善祥鞭僻入𥚃,乾淨俐落,高潮迭起,令人餘音繞樑,過耳難忘。
    李斯特的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詩篇讀後,是否奏鳴曲風幻想曲,濃濃文學味道,內容底子深厚,凸顯了地獄鬼魂以及人性面的幽微複雜,讓人玩味。琴韻畫面,人神往。
    周善祥的舉重若輕,展現在他投入曲子情境,但不很放鬆,偶爾還會開開玩笑。當他用力過猛,把琴鍵彈歪了,中音La走調了,他會暫停演奏,像個蒙古大夫,自己使勁地敲打,調起音來。這個動作,流露出他稚氣未脫,清純可愛一面。
    音樂曲目談完,外加一首安可曲李斯特的《費倫茨的歌曲 Gnomenreigen》,周善祥技高人膽大,十指靈動,活靈活現,音符中流淌出的盡是精彩畫面。
    他的技術純熟,行雲流水,但不會給人刻意炫技的油條感,搏得滿堂彩。
    當周善祥謝完幕,重回鋼琴前,竟然脫口說出,「時間還沒到⋯⋯」,一臉儍笑下,又乖乖坐回鋼琴前,再次傾瀉而出的又是李斯特《費倫茨的歌曲 La Leggierezza》,千軍萬馬,奔流直下,在高潮中作收,讓觀眾開心到了極點,相約再見。所以,越是周善祥的加場演出,越是吸引樂友們加大力度,呼朋引伴,相挺到底,一再增添熱潮。
四、疫情中報復性消費,台灣獨有憑心而論
    有一張台灣人臉譜的周善祥,跟台灣沒有太直接關係,雖稱是華裔美國籍,從資料上來看,在美國出生,英文名字Kit Armstrong ,他早年來過台灣,與樂團合作演出過《協奏曲》,但一般來說,對他印象並不深。
    這回疫情,海內外肆虐一整年,除了台灣,可以正常舉辦實體音樂會,難上加難。台灣不但是疫情得控的寶地,台灣樂友,熱情洋溢,素質極高。
    周善祥初抵台灣,票房並不熱,當他在演奏廳彈奏全本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時,就出現倒吃甘蔗現象,一場比一場叫座,後段演出,就開始搶購,最後一票難求。
    主辦經紀公司負責人徐鵬博,從初期只是拿平常心,舉辦演奏活動,到積極南北奔波,打探空餘的演出場地,最後勉強在農曆春節前,多加了北部4場,南部2場,而且都是未開放網路賣票,已經出現lines上搭群組,串連宣傳,大家不約而同動員拉友伴,甚至中南部樂迷搭高鐵往北跑,北中部樂迷也準備南下過夜,連續聆聽外加的衞武營2場演出,盛況空前,別說疫情中,唯一獨有,在台灣的古典音樂發展、推廣過程中,也是少見,完全可以媲美前次韓國鋼琴家白俊宇的搶票潮。
    這樣的熱情,也扶持了徐鵬博這樣單打獨鬥的個體戶代理者,讓有品質、走中價位的音樂代表公司能夠生存,迎接疫情的音樂展演生態的多元化與鵬勃發展。
    也許,我們會抱怨藝術是小眾,古典音樂族群不大,經紀公司的節目安排與行銷,大都事倍功半。但這個疫情,反而聚焦了消費者的注意力。
    由於大家遠飛不得,國際知名天團進不來,樂友也出不去,因此,大家更愛才惜福,把身邊可以欣賞得到的機會,抓得牢牢,一旦發現有特殊驚艶表現,馬上趨之若鶩,立即給予肯定,並發揮口碑效果,扶老攜幼,樓上揪樓下,共襄盛舉。
    一位不到30歲的華裔音樂家,可以在台灣連彈12場,音樂家自己不喊累,愈彈愈入味,樂迷更是興緻勃勃,一場場加大熱情與力道相挺。
    如果這不是現代音樂奇蹟,什麼才是呢!?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