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12年國教 家長的震撼教育

 

(繪者 Rick&Brenda Beerhorst)


翻轉教育體制 學生聲音在哪裡

 距離會考結束已近一個月,這期間多少家長、媒體、官員都在討論分數及制度問題,究竟最直接關係的孩子怎麼想?面對成績放榜後,選擇學校究竟是家長還是學生?

 

 根據調查,學生課業壓力來源有四成是面對考試排行第一,而父母期待也有近二成七的比例成為第二名,後續排名才是自我要求、同儕競爭、老師要求。當中父母給予的壓力多為明星高中迷思及學校升學率的問題,許多家長均還保留成績定人生的觀念,考好成績,選擇好學校,將來才能擁有好學校,這才是對人生最好的選擇。

 

 但以上說法也反映家長的思維,影響孩子的選擇,最後卻成為父母主導學生的未來方向。而多年來的話題,讀書是為考試,還是為自己?根據天下雜誌調查,有近七成的學生認為上課是浪費時間,不禁讓人反問台灣教育出了甚麼問題,但教育方向是從學校、家長、學生本身,三方達成前進的共識,並應以學生意向為主軸。

 

 長久以來,受升學主義觀念的影響,社會對學術能力的評價遠高於技術能力。但近年來人人擁有大學學歷,卻無專精技術,讓企業更願意選擇職業學校學生,過去白領薪水遠優於藍領,但去年卻出現藍領薪水升高,而白領薪資下滑的罕見情況,在在顯示技職學校學生亦有一片天的機會。

 

 儘管上學、考試的是小孩,但就台灣而言目前仍看到,決定教育的卻是成人,在這持續延燒教育議題,最為切身的學生卻始終保持沉默。孩子勿為回應父母虛榮期待而選擇自己非愛,人生兜兜轉轉最後卻成學用落差的情形。而家長也應將目光從「學歷」轉到「能力」,認真思考執著於分數、校排和明星學校的光環,究竟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不同的道路也有非凡的成就,重新定義成功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