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念初》「祖國」這個詞 語境已完全不同!

    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媒體議題,應該就是歐陽娜娜在中國十一國慶活動中與幾位藝人合唱〈我的祖國〉這首歌,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一位台灣有點名氣的年輕藝人參與演唱,到底是一種文化統戰?還是原鄉情感被放大?引發了各種論戰。
    最後,歐陽娜娜在央視演唱中只對嘴唱了兩句,「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朋友來了有好酒」,短短三分二十五秒的演出中,三分之一的畫面穿插大陸風景人文影片,她與其他藝人排排站獻唱,更僅佔一個特寫鏡頭。
    歐陽娜娜沒唱關鍵敏感的詞,有沒有違反相關法令?還是唱哪種歌才會受罰?抑或決定參加演出就算有事,就會開罰?其實,台灣人民都在看政府的立場與態度。
    歐陽娜娜是國民黨前發言人歐陽龍的女兒,2000年千禧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是江西吉安,跟許多外省族群二代三代一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成長,與中國是祖籍關係,也就是原鄉在中國。
    原鄉的定義,如果是祖先遷出的地方,早年寫《原鄉人》小說的作家鍾理和的原鄉是廣東梅縣,尋根對老一輩人而言,是一種慎終追遠,也是情感上的依歸。
    「原鄉」、「祖國」、「故鄉」等名詞,到底有沒有不同?必須從社會語境上來看,從上下文脈絡語境來思考。
    台灣人不講「祖國」,台灣人普遍說「家鄉」,原住民的「原鄉」跟中國之間的關聯性應該不大,但數百年前許多曾是唐山子民過台灣的閩客族群,祖籍在中國,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祖籍與籍貫、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籍貫通常是指父親或祖父的長居之地。
    清明掃墓時,家族的世代表,明白寫著許多人的祖籍與發源地,刻意切割跟中國之間的歷史淵源,從尋根的角度而言,家族間平輩、長輩與晚輩之間的家族關係,祈求祖先庇佑的祭儀與習俗,是延續下來的傳統,不可能出現斷裂或隱蔽。
    您的籍貫可能是我的祖籍,我們都先後來自原鄉,但台灣人說不出祖國兩字,因為語境不同。
    早年的身分證有(本籍)籍貫一欄,制定「戶籍法」時,採用「本籍」,並明定「子女以父之本籍為本籍」,1986年身分證在本籍之外,增列「出生地」。2005年誕生的第6代身分證只有出生地,再也沒有籍貫欄,讓所有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的台灣人,身分證上更符合現實,不必再頂著遙遠又陌生的大陸地名了。
    如果您街訪,問對方是哪裡人?答案應該就是台北人、台中人、高雄人,因為大家都是台灣人。至於,您問您的祖國在哪裡?應該很多人會說,我們不說祖國,而很少人會認同在中國。
    這就是歐陽娜娜要唱〈我的祖國〉這首歌引發的文化認同爭議,這同時也是偏中政黨與台灣民意之間的重大鴻溝,中國這個原鄉想像大於情感,身為台灣人,真實情感在台灣,老一輩與中國原鄉之間的情感,對新世代而言,是一種記憶裡的想像,是父親及祖父輩的足跡與床邊故事,情感可以想像,原鄉可以追尋,但真實的故事,都在生長的家鄉土地上。
    席慕容回到蒙古草原上感動,更多人寫鄉愁的文字與歌曲,黃大城演唱的唐山子民等等,這些都是舊世代的語境脈絡下,發展成為社會文化的尋根意識,是情感也好,是想像也好,那就是一個世代的縮影。
    若純原鄉情感,就多一點包容吧!
    而新世代的台灣已經脫胎換骨,政黨也多次輪替,社會語境完全不同的2020年,原鄉依稀存在,但絕對不是祖國論,鄉愁仍在情緒裡,但回到真實的家鄉土地上。
    天下曾經為馬英九出過一本本土論述,「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原鄉的情感與想像,中國與台灣一直不一樣,卸任總統後的馬英九,應該再出一本本土論述,因為台灣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原鄉。
後記:
    一、我原本誤植歐陽娜娜要唱的〈我的祖國〉這首歌是另一首中國聲樂家廖昌永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而且我還以為是歐陽娜娜個人獨唱,我還真想聽聽歐陽娜娜的演唱功力,但最後我搞清楚了,只是六人一起合唱。
    我喜歡廖昌永的歌聲,台灣民眾可能記得他唱過的「三國」主題曲〈還我一個太平天下〉,廖昌永男中音的渾厚與磅礡氣勢,不輸世界頂級男高音,廖昌永演唱的祖國情感,令人動容。
    二、祖國這種民族主義的情感,能激發愛國的意識,但在台灣,民主自由下,人民是主人,祖國這個詞,語境已完全不同。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