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悲喜一家人!郭雪湖與「奔跑的母親」!

  閱讀台灣前輩畫家郭雪湖(1908-2012)傳記書「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讓我有遲來的喜悅,驚訝不已。這本書作者是郭松年,郭雪湖的小兒子,更是已故作家郭松棻(1938-2005)的胞弟,李渝(1944-2014)的小叔。

 

  郭雪湖於2012年以105歲過世,寫下台灣畫家當中最長壽命之一(另一位是陳慧坤1907-2011),同時以他得獎的19歲年紀推算起,創作生涯超過80年,是少見的藝術人瑞。這樣的畫家,可說福壽雙全,好命到終老。

 

 

  其實也不全然,在他的傳記呈現,除了早年為藝術理想打拚,浪跡天涯,汗跡斑斑的勞碌過程外,也有老淚縱橫,無語問蒼天的時候。因為,他的長子郭松棻,2度中風,在2005年以67歲之齡病逝,更不堪的是,他的作家媳婦李渝,在2014年5月5日自殺結束生命的,而後才由孫子把子媳骨灰帶回台灣,落葉歸根。果然,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對郭雪湖來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悽楚,最刻骨銘心,痛如刀割。

 

 

  郭雪湖擅長東瀛膠彩畫,也有水彩、水墨創作。他不像台灣前輩畫家,不是留日,就是留法,而是以職校輟學的低學歷,靠著自學、行腳天下,成為專業畫家,畫出一辈子的斑燦。1927年首屆省展,他以19歲年紀入選,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而後以《圓山附近》、《南街殷賑》,都贏得掌聲,成為台灣東洋畫史的重要人物。

 

 

  郭雪湖的的一生,從20世紀初,跨過21世紀,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一、二戰火,國軍撤台、228事件…,縱使全家移民海外,保釣運動的糾葛…,然而,他憑藉著一枝畫筆,撫養2男4女,而且子女各個學養有成,博士、畫家、作家…,光彩奪目。

 

 

  由於1971年郭雪湖舉家赴美,中間雖然返台參加展覽開幕,已跟台灣拉出距離。最後也是在美國過世,遙遙望鄉數十年。再次注意到郭雪湖,是若干年前,機場捷運A1台北車站的公共藝術標案,當時的國際觀念大師,結合台灣小說創作,印象特別深刻,也對文本內容,至感好奇。

 

 

  有段小說,這樣描述著:每當火車來而復去,鐵軌兩旁的矮屋就顯得更其矮小,蒼鬱的綠野舒展,成為全部的天地⋯。長腳鷺不是被驚動,而是為了迎合急駛的火車,紛紛從田裏飛起,在空中吐露了生命的寒弱…。

 

 

  這正是郭松棻短篇小說《奔跑的母親》的內容片段。郭松棻是郭雪湖的長子。台灣大學外文系,赴美進入加大雙人洲柏克萊大學修讀比較文學。1969年獲比較文學碩士。1971年放棄博士學位,投入保釣運動,而被政府長期列於黑名單中,無法返台。

 

 

  早年,當郭雪湖礙於當時台灣社會民生凋蔽,賣畫不易,藝術創作空間狹小,被迫到日本去謀生,把撫養6個孩子的家庭重擔,丟給妻子。一樣是畫畫的太太,婚後全力投入家庭,張羅生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