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兩強因應疫情的經濟政策博弈

    【特約記者謝維倩編譯】為了應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下滑,中美採取了不同的財政刺激政策,未來全球各地慢慢解封恢復正常的社會節奏,中美經濟政策下驅動的產業刺激會有怎樣的走向、互動以及影響?

    三月初美國才剛開始啟動防疫工作,因為各方協調不足,醫療資源遠遠追不上星火燎原般的感染確診人數激增,美國政府在打擊新冠病毒上荒腔走板,立即反應在股市上。

    美聯儲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就火力全開,迅速降息一百個基點到零,同時啟動了完全開放式的量化寬鬆政策,將量化寬鬆可以購買的資產範圍擴大至企業信用市場。 在疫情之前,市場上普遍有經濟衰退的隱憂,美聯儲可說卯足全力為經濟保駕護航。

    美聯儲採取了「all in」的危機處理模式,預示了未來貨幣政策增加了新選項,即使美聯儲已將子彈打光了,依舊嘗試在面對危機時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選擇。 自3月居家隔離政策實施之後,失業人口已經快速上升,考慮到美國家庭普遍儲蓄率較低的現實,美聯儲要盡量避免出現進一步的就業問題,因而引發個人、家庭和企業的信用危機。

    2008年的次貸危機,美國家庭因借貸過度,引發大量房地產貸款違約導致房價下跌,推倒了整個信用體系。 美聯儲目前想做的就是在信用危機露出苗頭時盡快撲滅,避免經濟危機成為另一場金融危機。

    全球主要央行採取聯合行動,向市場保證流動性,避免信用危機在國際間蔓延,這樣的方式既可以保證金融機構之間的信用正常流轉,也希望保持國際匯率的穩定。 此前因美元流動性緊張,美元大幅升值,也帶來債務以及國際資本無序流動的問題。

    我們可以透過幾個指標看美聯儲的政策是否見效,首先,股票市場能夠避免過度下跌、接著是跨國金融機構可以正常運轉,至少能夠基於資產抵押向對手方提供流動性、最後,主要貨幣的幣值相對穩定,新興市場貨幣不會貶值過快。

    全球疫情的進展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目前各國只是不斷動態評估封城帶來的經濟代價。 美聯儲的開放式貨幣政策,事實上給市場帶來了某種程度的確定性,而疫情雖然嚴峻,但技術上找到處理方式和手段。

    美聯儲和中國的貨幣政策存在明顯的不同點,但流動性支持、信用體系的維護以及幣值穩定,中美採用的其實是不同框架下的三個同樣的手段。 中國的政策框架存在「集中模式」,採取自上而下的制訂方式,中國的政策目標存在優先次序,總體而言也存在「風險分散和共擔」。

    市場一直呼籲中國央行大幅降息以減輕製造業以及企業的負擔,但中國央行採取了再貸款模式,再貸款的實際利率水平低於存款利率,這樣的模式只在中國的體制下可行。 中國央行在考慮降低存款利率,某種程度上在為金融機構減壓,同時也對承擔了實際經濟損失的商業金融機構作出「褒獎」或「補償」,但這樣的模式在西方國家行不通。

    中美的貨幣政策大致採取的都是抓住主要痛點的做法,未來中美兩國經濟和政策的演化會走向何方,他們之間怎樣互動,對金融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從經濟政策來看,中國未來的主要工作是促進需求,而美國則要保需求。

    由於所處疫情階段有所不同,中國在供應鏈逐步恢復後,外需必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經濟發展的動力,儘可能減少第一季的損失。 而美國則需要保證經濟在第二季不會太「失速」,兩國的政策雖然不同,但經濟動能向內是必然的選擇。

    未來兩國無疑仍然會繼續放鬆貨幣和財政政策,目前中國的風險共擔模式依然奏效,因此不會貿然走向無限寬鬆這樣的政策,因為這意味著風險在各個主體之間的不平衡設置。

    美國雖然政策是「無限」的,但各金融機構和各經濟主體的風險偏好各有不同,導致其「無限」政策仍存在「有限」邊際,但兩者的政策互動會在某些關鍵市場中體現,尤其是匯率市場。

    如果美元或者人民幣的匯率出現過度波動,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新的博弈變化的湧現,也意味著新的國際間政策不平衡出現,預示著新衝突的開啟。

    金融市場已經出現劇烈動蕩,這是新趨勢還是短期現象,大家都在關注。 如果市場能夠重新獲得穩定,那麼之前的金融和經濟結構將繼續維持,美元中心體系仍將運轉,中美的實力不會有實質性變化。但很可能,這樣的狀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長期利益和根本利益。

    如果金融市場的動蕩只是剛開始(可能性很高),代表了新博弈階段的開始,那麼當下的這些穩定市場的措施將很快被證明不再有效,決策者們可能需要在新的博弈框架下考慮新的解決方案。

    這波金融市場動蕩,很可能是新的動蕩的開始,我們不能完全將其視為孤立事件。 在貿易戰動蕩之後的全球疫情肆虐,看起來雖然是不相關的事件,但因為涉及政治、經濟和金融市場,必然引發不同層面的變化和思考,而中美關係仍然是中心議題。

    市場顯然不能簡單以「脫鉤」來討論中美之間的各種利益糾葛的政治經濟關係,從中美競合的大背景下去討論每一個章節,並聯繫其間的因果關係,可能是更加合理的態度。

    美國在貿易戰中佔到上風,但在疫情博弈中美國的政策失誤、導致經濟將面臨困難,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消耗了之前的優勢。

    中美關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導國際政局,金融市場穩定和動蕩必將漸次出現,由於中美政策的不同,美國金融市場短期內將面臨更多的動蕩,而中國金融市場會顯得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