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的秋冬之際,在南京的胡蘭成躺在藤椅上翻看《天地》雜誌,這份雜誌是蘇青在同年十月十日在上海創刊的,十一月十日出版的第二期有胡蘭成寫的文章〈「言語不通」之故〉是回應蘇青在創刊號的〈論言語不通〉,看到最後一篇是張愛玲的小說〈封鎖〉,他讀了大驚,一讀再讀,不覺得身子都坐直了。
他向蘇青去信,詢問張愛玲這個人,求蘇青做中間人,把張愛玲介紹給他,蘇青說張愛玲不見生人,不願牽這線,但顧慮到胡蘭成的身份,就給了張愛玲的住址。
他就坐車去上海,第二天就去拜訪了張愛玲,果真被拒門外,胡蘭成不死心,從門縫裡塞了張紙條給張愛玲,胡蘭成走後,張愛玲知來訪者是胡蘭成,第二天,張愛玲上胡蘭成家回拜,兩人一談傾心。這一年胡蘭成三十八歲,並且已婚,張愛玲才只二十四歲。
再過兩個月胡蘭成和張愛玲聊起在雜誌上看到她的照片,覺得美。張愛玲便取出原件照片送給他,並且在照片背面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天地》雜誌從一九四三年十月十日在上海創刊至一九四五年五月停刊,共出版二十一期。創刊號首印三千本,再版兩千本,全部銷售一空。
這在淪陷區文學市場凋蔽的情況下,無疑地是讓人振奮的。在《天地》雜誌中,以蘇青以及張愛玲的散文最多,蘇青共十三篇,張愛玲共十二篇,故稱蘇、張二人為《天地》主力作者亦不為過。尤其是張愛玲,今日所傳誦的一些她的散文名作,多刊登於此。
《天地》雖僅二十一期,但要蒐集齊全,亦非易事,此次承蒙史料收藏家秦賢次的提供,得以全套復刻,熱愛文學的讀者和「張迷」值得典藏。《天地》雜誌全套精裝兩大冊,4月10日全面上市。
作者為文史作者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