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李利國/200年歷史的台灣長距離健行古道

    「淡蘭古道」,北中南三路都已修復,並設立了全線導引系統標誌。

    淡蘭古道,一般是指清領時期由淡水廳(今之臺北)到噶瑪蘭廳(今之宜蘭)的交通要道,又分為北中南三路。

    從19世紀初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這條歷經百年歲月終而貫通的歷史古道,就成為記憶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見證。

    其實,在漢人進入此區域前,早有平埔族秀朗社、三貂社與「蛤仔難三十六社」等原住民已居住於此,連接這些聚落間的道路,也自屬於淡蘭古道的範疇。

    當然,隨著現代化的與時推移,淡蘭古道不僅失去其原有的交通功能,更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直至2004年,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倡導下,「重現淡蘭百年山徑運動」受到藍天登山隊等許多山社與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的重視,於2018年底推出淡蘭古道旅遊路網,淡蘭古道北路官道也全線修復完畢。

    由於近年來的國際旅遊發展趨勢是長距離步道健行,如西班牙有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的「朝聖之路(聖雅各之路)」、美國有「阿帕拉契山徑」、日本有「熊野古道」等。

    行政院因此於2018年核定「淡蘭百年山徑」為國家級綠道優先推動計畫,並撥款由交通部擔任中央主責單位。2019年底,淡蘭古道中路南路也大致完成路徑的修復。

    從此,我們可以藉由這條有具有200年以上歷史文化底蘊及豐富自然生態的淡蘭古道,向國際宣揚台灣長距離健行的新型態旅遊魅力。

    事實上,2019年9月,由蕭青陽操刀的《淡蘭古道》系列形象影片,已入選世界步道大會首屆影展觀摩片,甚至獲得大會主席的高度讚譽:「歐洲也沒有綠色植被這樣豐富的步道景觀」。所以,國人豈不更應該列為一生必訪的台灣精神認同之路。

    政府為指引民眾可以放心並清楚的拜訪淡蘭古道,沿途已設立許多指引續行方向的官方標示牌,其上中文字由國寶級書法家周良敦所揮毫,文字旁邊是由蕭青陽所設計的全線識別系統標誌—「雙扇蕨」,因為這是僅存於全世界極少數地區的珍稀蕨類植物,但在淡蘭古道上卻可以輕易地看到。

    為何雙扇蕨會作為淡蘭古道的LOGO,因為雙扇蕨是從侏儸紀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的蕨類,是珍奇的活化石植物,並且只分佈在亞洲的台灣和菲律賓等少數地區,因此又是非常珍貴的稀有蕨類植物,但在淡蘭古道上卻可以輕易地看到。

    以上介紹,讓你心動了嗎?準備採取行動吧!

 

 

作者為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