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須文蔚/讓火燒紅嘴和爪子: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愛吃花蜜,在木棉花凋零之際現身。

    紅嘴黑鵯受到布農族和泰雅族的敬愛,原因都和火有關,看來她讓火燒紅的嘴和爪子,功勞不小!

 

神話一

    布農族的神話中提到一種叫做 haipis 的鳥兒,就是紅嘴黑鵯,傳說在遠古的時代,牠們替族人帶回火種,度過洪水危機,可說是幫助族人存活的大功臣。

    在傳說中,布農族人遇到一次大洪水。洪水漲得快,族人慌慌忙忙往高處逃,倉皇上山的時候,卻不小心忘了帶走火種。沒有火種要如何烹飪取暖呢?正當大家陷入煩惱的時候,癩蛤蟆跳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要幫忙帶回火種,跳進了水裡,往大水的另一端游去。越過了洪水,癩蛤蟆成功地找到了火種,背在背上努力地游回布農族人那裡,不過當牠抵達時,火苗卻已經被水給弄熄了。雖然遺憾,但知道路程的辛苦,族人也不忍苛責癩蛤蟆,只能另謀他法。

    接下來,烏鴉也答應要試著去取火種,馬上就出發了,可是才飛到半途,烏鴉卻被那些死於洪水的死屍給吸引住,忍不住停下大快朵頤了起來,就這麼忘掉原先的任務了。布農族人苦等不到火種,眼見生活就要出問題,心急如焚,卻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

    這時,紅嘴黑鵯決定來幫忙了,牠拍拍翅膀往火種所在的地方飛去,也順利地到達。牠張嘴銜起火種,隨即回頭飛去,想趕緊把火種交到族人手上—但考驗這時才開始。火熊熊地燒,燙得紅嘴黑鵯的嘴難以忍受,於是把火種換到腳爪上握著,但一會兒腳爪又被燙得疼,於是只好又換到嘴裡。就這樣不斷交替著,紅嘴黑鵯最後確實地把火種帶回布農族的聚落了,不過抵達族人那裡時,紅嘴黑鵯的嘴跟爪都被燒得紅通通,身體也被火烤焦,渾身羽毛都變成黑色的。

    獲得了火種的布農族人最終在洪水中生存下來,他們非常感謝紅嘴黑鵯,從此訂下了規矩,要好好地尊敬這些鳥兒,要尊敬地對待牠們,不能以手指指點點,更不能殺掉牠們。

 

神話二

    泰雅族裡同樣流傳著一則跟紅嘴黑鵯有關的神話,居然也有鳥兒銜火的情節,只不過這回兒紅嘴黑鵯不是要帶火,而是要滅火。

    據說許久以前,山上發生過一場森林大火,延燒了好幾天。大火中,人與動物都驚慌逃竄,但火焰仍然寸寸逼近,眼看就要燒死所有的飛禽走獸了。山神眼見大家受苦,於是召集了山裡的生物,希望大家都來滅火,可是,大多數的動物都因為太過害怕而只顧著逃命,沒有去幫忙,只有 Sabin 鳥,也就是紅嘴黑鵯,奮不顧身地投入救火工作。牠們一群一群地飛向著火的樹木,用嘴喙折斷帶火的枝條,再用腳爪抓著,帶走那些燃燒的樹枝,大火就在紅嘴黑鵯不間斷地來回飛行下,漸漸控制下來,最終順利地撲滅了。

    因為經歷了滅火的工作,紅嘴黑鵯的羽毛被燻黑,嘴喙和腳也被燒紅,但也由於牠們如此犧牲,山上的人和動物才能存活下來,而沒有全數被大火吞噬。族人們因此對這種鳥十分感謝,將之視為神聖的鳥兒,充滿尊敬之情。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