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孩子別急 讓我們慢慢來


每到上班上課時間,家家戶戶都上演著「快點,來不及了」、「是要多久」之類的喧囂聲,這些聲音此起彼落在左鄰右舍,成為固定的八點前特色。

因為忙碌,所以大家都趕時間,所以我們開始催促最無法控制的成員,「孩子」,我們嫌棄他們的動作沒有效率,同時無法積極約束自我,因此我們開始試圖將「趕快」這個概念植入他們的腦海當中,希望他們永遠比別人快,能夠贏在起跑點上,每件事情都想要比別人快上一點點,於是他們的童年開始加速了,變得跟緊湊的上班族差異不小,甚至猶有過之。

換個角度 試著讓孩子慢慢成長

坊間林立的雙語補習班,各類不同的才藝班,甚至還有所謂的潛能開發班,家長們想做的事情都一樣:讓小孩早點起跑,然而你是不是有勇氣,讓孩子有慢慢來的權利?每個孩子有自己獨有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五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不同的階段,發展不同的能力,強迫孩子提前去學習下一個階段的能力,也許還是能夠辦的到,但是這樣的行為又與揠苗助長有何差別?

為了提早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家長開始犧牲能力累積的過程,忽視了成長的過程不是只有知識的發展,家長只會在意孩子每天會寫了幾個字、學了多少算術題的時候,孩子也會開始針對家長關心的事情進行時間安排,對於生活少了探索的興趣,不具有同年齡兒童該有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然而這些能力,卻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珍寶。

另一方面,過度重視智能發展的累積,家長往往忽略了品德與行為教育,孩子看似聰明,但是實際上只會做事,不懂做人,加上父母在生活上對其幼兒子女百般呵護,處處包辦代替,甚至無止盡的滿足其物質欲望,致使孩子生活能力一片空白,與他人相處之間產生裂痕,往後踏入社會的社交能力也十分低下。

孩子別急,讓我們一起慢慢來,生命中還有很多風景,值得我們一一去探看,高速的列車上,無法看見旅途中美好的景致,讓我們慢下來,細細品味人生中的每一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