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發展特色學校 活化教學現況


近幾年來,由於少子化的趨勢影響,各縣市中小學招生狀況普遍不佳,部分學校甚至出現招生不足以至於剩餘教室過多,校園角落荒蕪等現象,偏遠地區學校更是老師多於學生,逐一面臨被整併的命運。為了改善現況,讓每一所學校都能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讓校地再利用,於是在政策白皮書上揭示:「深度認識台灣、走讀台灣鄉鎮,發展學校特色」,希望能夠創造出教育的附加價值。

教育部從98年度開始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此項計畫希望能夠依照各地區學校的性質與需求,規劃出不同的教育功能,讓學校的存在具有永續價值;同時擴大學校空間效益,結合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山川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遺產等資源,提供優質化、多元化、豐富化的課程發展素材,逐步發展成特色學校;另一方面運用學校和社區專業人員,規劃在地化特色課程平台,提供參觀與體驗學習處所,並且鼓勵城鄉交流學習,以不同課程的風貌與教學的型態,提供真實情境之校外教學平台,帶動國內教育旅行風潮,締造本土型的遊學貢獻。

長期輔導下來,已經有不少學校順利發展出獨有的特色,以新竹縣立精華國民中為例,校方申請 102 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標竿補助計畫,規畫校園教育空間景觀共12 景,透過長官、來賓、親職日、校際

參訪交流活動讓孩子擔任校內英語導覽解說活動課程,經由表達、溝通與分享瞭解在地文化同時結合服務學習課程服,並搭配在地客家特色,發展一系列的客家風情課程。本計畫課程讓老師成為藝術家兼教學者,發揮空間領導的功能,強化空間美感教育,逐步深化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校從在地化出發,以提升學生的空間美感、學習力、溝通力為目標。

透過特色學校的活化,除了能讓所有學系發展出屬於自己獨有的特殊教學方式,也能夠促進地方與學校相互結合,讓在地的孩子對於學校產生任同感,讓他們不必遠赴外地學校就讀,也由於空間的活化,讓校園可利用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