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民眾黨、民進黨、時代力量對居住正義的「交鋒」,有些話不吐不快,必須釐清,因為當有人在做事,有人卻光喊口號想騙票。
每到選舉,「居住正義」的話題總是被提起,但從1989年在台北東區頂好發起的「無殼蝸牛運動」開始到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問題,一直沒有獲得解決。
不過,有錢人可是一棟接著一棟買。北市敦化北路,每坪超過200萬的豪宅「華固名鑄」,報載台塑王家在這兒就買進了六戶,總計17.5億,而且是現金掃樓,不是貸款買的;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家族,也在這邊一口氣買下兩戶,每戶要價近3億元。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有錢人一直買房置產,沒錢人卻連一間小套房也買不起,這是目前台灣社會的真實狀況。
為了遏止炒房囤房,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期推出多項政策,包括降低「單一且自住」房屋稅實質稅率到0.6%(目前全國為1.0%),希望能藉此讓囤房者釋出空屋,特別是針對「持有多間住房者」,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市府目前規劃:民眾若持有一戶以上,將採稅率從1.2%起算累進的規劃,第1戶1.2%,第2戶、第3戶初步規劃是1.5%~2.4%區間,4戶~5戶則是2.4%到3.6%,6戶以上4.8%。因為是針對極少數多殼、非自住房屋來課徵累進稅,並不會影響絕大多數「自住房屋」的居住使用權益。相較柯P,大綠政府的官員還在講風涼話,而高喊居住正義的小綠也只會繼續喊口號,不敢監督大綠,反而日前還批評柯P。
民進黨政府的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各縣市面臨問題不同,且地方政府可藉稅基調整達到政策目的,因此不推動囤房稅。大綠官員這麼誇張的表態,請問高喊居住正義的小綠立委們怎麼不大力批判?只會用口號代替監督嗎?
有人質疑「囤房稅」對於抑制房價的效果有限,但房地產政策專家、政大退休教授張金鶚以實際的經驗證明,「從過去台北市2014年實施的成效來看,台北實施囤房稅後,房價立即明顯反應下滑,而且是從蛋黃區豪宅開始,非常有效」,與其質疑提高房屋稅,能否達到期待打房的效果,不如中央地方一塊攜手修法,研擬「囤房稅」的可行性,真正落實民進黨政府每到選舉必喊的「居住正義」。
再次強調,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唯有推動「囤房稅」,抑制投機炒作,逐漸減少囤房誘因,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台灣的房價才能回歸正常的市場機制。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投稿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