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觀世音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觀世音被叫錯了一千多年!原因出爐

【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觀世音菩薩的信徒在台灣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而且錯了一千多年。 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知名的佛教大師玄奘就指出,觀世音這個翻譯是鳩摩羅什的舊譯,而且是錯的,正確翻譯應該是玄奘的新譯,也就是「觀自在」,但是後來歷代信徒還是習稱「觀世音菩薩」,有時也簡稱「觀音」。 玄奘在他的著作「西域記」特別指出:「阿縛膚枳低濕伐羅,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縛膚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觀世音,皆訛謬也。」 語言學專家指出,觀音的梵語發音是「阿縛膚枳低濕伐羅」,原文是Avalokiteśvara,這其實是兩個字,Āryāvalokit是「觀」,isvara則是「自在」,所以當然是觀自在。但是當兩個字連在一起,按照梵文語法,a i讀e,所以梵語的發音跟觀世音一樣。 所以是鳩摩羅什翻譯錯了嗎?問題是鳩摩羅什是出了名的語言天才,怎麼會犯這種錯?早在東晉,高僧僧肇就在《注維摩詰經》卷一列舉了鳩摩羅什的話指出:「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由此可知,鳩摩羅什雖然翻譯「觀世音」,但是他絕對知道本來的意思是「觀自在」。 從觀自在到觀世音,最大的差別或許就像小乘與大乘佛教一樣,前者自我修煉,後者普渡眾生,畢生宣揚大乘佛教的鳩摩羅什,或許是刻意透過這樣的翻譯來傳教,至於玄奘則是嚴謹翻譯。後來歷史證明,大乘佛教在中國更受歡迎,台灣也是如此,多數信徒也寧可稱呼觀世音而不是觀自在,期待這位大菩薩能聞聲救苦、拯救世人。照片取自內政部宗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