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時事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如果經濟部的這種說帖理由成立,那罌粟花、大麻葉也是天然無毒的自然植物,為何要當作毒品管制?木炭跟鑽石都是由碳組合而成的東西,理當等值販售。玻璃主要成分也是矽沙,依照經濟部的邏輯,用玻璃發電就可以了,何必花錢買太陽能板?經濟部故意沒告訴民眾,太陽能板在生產製造的切割製程中使用的研磨液,以及蝕刻製程所使用的蝕刻液,通常是稀硝酸+氫氟酸的化學劇毒,而且還會有不同的重金屬在使用後的廢液中,要處理到完全不造成環境汙染,代價非常高昂。另外,碎裂廢棄的太陽能面板,因為裡面除了矽之外,還有許多重金屬等高汙染性成分,目前無法回收再利用。經濟部這樣算不算假新聞?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9日三立上了一則新聞,說芒果輸日超過4000噸,產值超過10億。看到這個新聞我就覺得很怪,過去輸日的巔峰是1100多噸,但這幾年大約剩下五百噸附近,輸日有沒有可能爆炸性的成長?絕對不可能,因為輸日是很穩定的狀況,是依照預期的訂單來做,能做日本線的就固定是那幾家貿易商,能做蒸熱的就是那四家廠商,不可能有爆炸性的成長,那怎麼可能,這是作為一個業者直覺式的認知,但事實是怎麼樣,還是要看實際的數據跟資料。這裡要稱讚一下農委會,農委會這幾年做了一個系統,只要點進去勾選品項,就可以看到台灣農產品出口資料的狀況,而且是即時的統計到最近幾天,關務署的資料要等到下個月15號左右才公布,所以這個系統非常即時。用這個系統就可以查到,到7月10日出口到日本的數量是564噸,只有564噸怎麼有辦法說成4024公噸呢?農委會的網站看不到產值,如果調查關務署的資料目前1~6月出口到日本的芒果產值為1億元整。也就是三立自己把數量膨脹10倍耶!這樣算不算假新聞?但看這個農委會的統計資料的時候,我看到一件很特別的事情,出口中國的數量竟然高達2928公噸,再加上香港的971公噸,接近4000公噸,將近出口量的8成是去中國,過ˋ去芒果出口一直以日本為主,慢慢變成日、中、韓三大,去年中國、香港佔比約七成,今年已經來到八成,芒果也變得跟其他水果一樣,都依賴中國市場。芒果的規格比較特別,大多的水果外銷都是10斤箱,也就是淨重6公斤,但芒果卻是5公斤跟2.5公斤兩種裝箱規格,在依照規格去區分大小,例如2.5公斤有45678顆的裝法(多數以56為主)所以又分出兩種形式的不同通路。看到中國進那麼多,我就打聽一下廣州的狀況,進廣州市場的芒果很少,多數是知名的G品牌在賣,既然進批發市場的很少,也就代表有另外的通路在進口台灣芒果,看到可以不進批發市場,而進到別的通路,這真的相當厲害。 作者為知名評論人●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被抹黑的滋味一定不好受,但是如果澄清稿中的內容也不是完全真實,那就該打屁股了!7日下午開始接到幾十個群組或個人傳來蘇貞昌在禮簿上簽名後,擲筆離去的短片,而且還加上註解「殉職員警的會場,你不願意就別來,跩什麼跩,簽完名字,筆還用丟的」看到朋友們的激憤難平,我心中覺得怪怪的。因為李承翰宣布不治時,蘇貞昌正在主持行政院會,據參加院會的好友告知「院長對李承翰的殉職深感悲痛」,我相信,在那當下全台灣對李承翰的悲痛是不分黨派、不分階級的,因為這個孩子就像每一位台灣的警察一樣,在穿上制服後,在提供服務、在提供保護、在提供安全時,不會先看你的黨證、先看看你的收入與身份。果然蘇貞昌昨晚做出說明了,喪事上簽名後擲筆是他家鄉的習俗,更何況李承翰告別式訂在七月16日舉行,有心人看到蘇貞昌簽名後擲筆的短片,刻意加上註解誤導,再加上蔡英文日前才對蘇巧慧說「妳爸爸好兇」,對照去年參選新北市長時怒拍反深澳電廠的里長肚子,好像短片中蘇貞昌的不屑是事實,還好在謠言點燃燎原大火前,警政署和蘇貞昌都迅速澄清。雖然蘇院長被故意栽贓,但是他的說明「擲筆是小時候家鄉的習俗,代表不希望憾事再發生」,已經被禮儀公司駁斥,還有網友貼出李豐楙大師的解說,「擲筆應該是點主要做的事情,不是一般去參加告別式的民眾該做的,而且是硃筆需擲向東方或向陽處,墨筆留交子孫使用」,請勿誤用,以免越抹越黑。謠言止於智者,但是不要硬凹啦! 作者為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前警大教授●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7月4日的殺警新聞震懾人心,國人絕對想像不到,一個號稱國民所得二萬美金的國家,它的鐵路警察居然要單獨執勤,而且連瓶辣椒水連根甩棍都沒有!難道所謂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所用警械為棍、刀、槍及其他經核定之器械,指的是空手以入白刃?蔡總統也好,警政高層的「從優撫恤」怎麼換得回一條25歲的年輕生命?又怎麼填補得了家人、親友、同事的哀淒與不捨?今天肚破腸流、鮮血濺撒在車廂的,是李姓警員;明天呢?會不會是你的小學死黨?還是你看著長大的隔壁小孩?還是你的親戚故舊?誰知道?就算是陌生人,我們也該有不忍之心啊!不是嗎?制度殺人!制度殺人!制度殺人!既然是制度殺人,政府就要負起責任,而不是妄圖「從優撫恤」四個字就解決!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要求政府:一、立即提升含鐵路、捷運警察在內所有警員必須之裝備。二、檢討保障壞人、傷害好人的不合現況需求的《警械使用條例》。綁手綁腳的法令,警員上法院;連瓶辣椒水都沒有的結果,就是進醫院,甚至太平間!道消魔長的苦果,執政者難道還能完全無感嗎?一個年輕生命的隕落,不是官樣文章的「從優撫恤」四字就能卸責的!孰無親人?孰無家小,看著送李姓警員最後一程的同仁一句「任務結束,一路好走」,更令人倍感痛心。警界高層,執政者,你們的責任沒有結束,沒達到上面兩點訴求前,你們別想「一路好走」! 作者為雲林退警協會理事長●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