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位挺韓的前輩傳訊問我:「士修老弟!韓國瑜通過初選之後,你的看法修正了嗎?」我回:「沒有呀,所有事情都如同我之前文章預言的發生,韓總必須克服那些困難,否則危機會越來越大。」
國民黨總統初選結束,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大家看到的是,國民黨遲遲未整合,甚至流傳起「換柱2.0」的消息。
第一個問題:韓國瑜會不會被換掉?
我直接講答案吧,換韓不可能發生,無論從制度上或政治上。
身為當年換柱事件的當事人,洪秀柱也說了,「除非韓國瑜自己選不下去,否則這次不可能再更換。」然而,韓國瑜的民調若沒有維持高水位,實質分裂就會發生,而且世代之爭不會因為藍綠歸隊。黨籍立委候選人必定先求自保,接著就是地方派系和黨部系統的消極切割。
韓國瑜的民調,比洪秀柱的民調下跌得更快。當年有很多柱粉問,為什麼被國民黨提名之後,小辣椒變得不辣了?加上國民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DNA,我們身在局中都有口難言。
這一切,確實是當年換柱的節奏。國民黨過了四年,沒有什麼長進。所以,洪秀柱只好帶頭站出來,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誡同志們千萬不可分裂。
第二個問題:郭台銘會不會選總統?
機率很大,但拉扯中。郭台銘必須找到自己的答案,關鍵在於,韓國瑜能否讓他放心?或者應該反過來問,韓國瑜得做什麼,才能促成團結?
首先,團結是互相的,韓國瑜必須站在郭台銘的角度理解他。
許多韓粉主張,韓不批郭,郭卻批韓。但是,韓身邊的人,或者說靠過去韓身邊的人,對郭的攻擊確實過了頭,直到今日仍然如此,那些人其實是在害韓。我就不一一點名了,隨便搜索新聞都有。大家只要想想,初選前,我大喊非韓不投,管他國民黨去死。初選後,我整天拿刀砍你,逼你團結。你也是有血有肉之人,要不要團結?
又有許多韓粉主張,郭初選落敗,應願賭服輸。但是,以郭的立場,他的建議,黨中央一個都沒接受,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規則的賽局。
郭不是說過,初選若輸,要全力支持勝出者嗎?是啊,不過韓也曾說,堅持不考慮2020。韓可以被動參加初選,同樣是為了救國的大義、萬民的期待,郭何嘗不能被動脫黨參選?
這些都只是相罵本罷了,討論下去無濟於事。
郭台銘最在意的是什麼?為何投入總統選舉?甚至願意跟柯文哲談合作?若韓國瑜陣營不願去理解,只丟給吳敦義和黨中央,郭台銘自然無法放心。
第三個問題:如果選,郭台銘會不會贏?
郭自選,不會贏。柯自選,不會贏。郭柯合,不會贏。郭王配,不會贏。郭柯配,加上高難度操作,才有贏的可能,這是唯一的機率解。
所以問題又回來了,郭要不要賭這個可能性,取決於韓是否令人放心。
第四個問題:柯文哲會不會選總統?
柯顯然對韓不信任,也知道自己下去選,會分到比較多蔡的票。若郭不選、柯自選,最後就是韓勝、拉下蔡。除非,柯對蔡的厭惡,超越對韓的不信任,他的效益運算就會導出結果。
柯要不要當副手的考量,其實可能比想像中單純,就是要贏。要贏,一切才有意義。贏,就是最好的條件交換。
如果條件不夠確實,那就再觀望。柯不能輸,卻沒有非贏不可。
第五個問題:韓國瑜會不會贏?
機率不低,但無法樂觀。韓還有一個問題,身段接地氣,政策沒落地。韓非常聰明,也有遠見,卻沒有能夠跟上執行的團隊。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2018年選市長的韓國瑜,有那麼多年輕人支持他?2019年選總統的韓國瑜,卻大量流失年輕人的選票?他們不是支持柯文哲,就是支持蔡英文,甚至年紀更大的郭台銘。
韓的優勢和劣勢是一體兩面,他有非常穩固的三成基本盤,卻幾乎沒有拓展性,尤其在年輕、知識、經濟這三大類選民,相當弱勢。
因為2018年的韓國瑜,讓他們想起2014年的柯文哲,直白、明快,跟令人厭煩的傳統政治人物不同。年輕人要的,其實很單純,就是我能在你身上看到改變的希望。
第六個問題:韓國瑜是不是玩真的?
我們直接拿實例來看吧。年輕、知識、經濟的社群,正好就是以核養綠的社群。這個社群,一半支持張善政,一半支持郭台銘。即使郭並沒有表態力挺核四,只表態支持核四公投作為解決方案,就打到社群的點。
許多韓粉說,韓當然是支持核四的,只要韓當總統一定會重啟核四。其實韓本人一直沒有對核能議題表態,直到第三場政見會,才提了兩次支持重啟核四。
我當時觀察了一星期,以核養綠社群並沒有因此支持韓國瑜,這是一個危機警訊。一位藍營幕僚朋友做過調查,當問到哪位政治人物支持核四,很少有人回答得出韓國瑜,回答年初朱立倫轉向的人,還稍微多了一些。
今年的核四公投推得比去年從零開始還辛苦,很大的原因就是韓選總統的新聞蓋版。韓沒有做錯什麼,但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以核養綠志工們,對韓沒有恨,若說沒有怨,那是騙人的。
身為核四公投領銜人,其實我並沒有什麼本位主義,總之到十月初就見真章。如果代議民主能回歸正軌,沒有人想勞師動眾搞公投。
問題是,韓是否能拿出具體方法,解決撕裂台灣三十年的核四問題?或他要回歸傳統國民黨的路子,模糊迴避所有可能引起風險的爭議?
怨,因為有願。
勿忘世上苦人多,這正是韓國瑜尋回信任的關鍵。把問題誠實地講出來,讓所有人知道該如何幫忙解決,也是作為一個領袖的考驗。
作者為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