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院長12點fb上架消息,農委會兩點記者會,農傳媒馬上進行報導跟吹捧,我好像理解了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聯合的操作嘛,說真的,農傳媒的前社長汪文豪被換掉真的是遲早的事情,誰叫他不配合要當農委會的歌頌者,想要做一個中立、理性的專業農業媒體,就算有社會大眾的好評,但長官不愛,他們要的是一個傳聲筒,要的是一個宣傳媒體,你不配合,那就換一個配合的就好。以前民進黨強調黨政軍退出媒體,那時候是因為他手上沒有媒體,現在他執政了,手上有媒體,農傳媒這樣搞,他們會強調黨政軍退出媒體嗎?他們做的就是黨政軍伸入媒體而已,執政前跟執政後說的完全是兩套。
農委會說這些外銷重要農產品大幅成長的原因是因為冷鏈物流建置、還有農產外銷大平台的原因,要做外銷冷鏈物流的確很重要,但農委會去年才開始講冷鏈物流,開始花錢蓋設備,農委會三個北中南三個冷鏈物流園區都還沒完工,怎麼會有任何成效?說跟冷鏈物流有關,會不會太扯了?
像鳳梨、蓮霧、香蕉、椪柑這幾個品項國內多數出口合作社連預冷設備都沒有,不要說封閉式碼頭,連一般上貨碼頭都沒有,哪來的冷鏈物流?難道有冷藏庫就算有完整冷鏈物流嗎?國內最大的鳳梨出口包裝廠,也只有冷藏庫,沒有預冷設備,只有移動式的出貨碼頭,這也算是冷鏈物流的功勞嗎?
至於農產外銷平台就更搞笑了,這東西就是用來洗掉一件事,就是洗掉台農發的存在感,前幾年農委會不是一直講農產國家隊,講台農發,然後台農發還跟陳吉仲去日本跟farmind簽了一個5年100億日幣的mou,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如果說要講椪風訂單的爛帳,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才是先行者,需要的時候就講你是國家隊,沒成績被盯上的時候就說你是民營公司管不到。
如果這個農產外銷平台有實際發揮作用,那代表的是這個平台都專門把農產品賣到中國嗎?你覺得走中國外銷線的貿易商會願意跟民進黨扯上任何關係嗎?
今天又配合作新的外銷的圖表了,椪柑、稻米、鳳梨、蓮霧、香蕉、芒果,這六樣都大幅成長。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六樣的明細,稻米成長163%,怎麼做到的?我們看!107年1~6月稻米出口產值是2.69億,108年1~6月稻米出口產值是7.07億,2.69+2.69*1.63=7.07。所以要講成長163%沒有問題,是一個事實。
但從一樣的圖表裡面可以看到107年出口稻米產值2.69億裡面有1.35億是去中國大陸,108年出口稻米產值7.07億裡面有3.80億去中國大陸。所以去中國的米也大幅成長嗎?更慘的是今年賣去中國的米平均報關價是每公斤11.38元,比去年同期的13.60元更低。
這些賣去中國的米,就是農糧署之前標售的公糧米為主,這些米都是一公斤21.6元以上收購農民的稻穀,先放在公糧倉之後再加工成精米賣到大陸去,一公斤的成本少說也要抓33元,但廠商配合農糧署用1公斤不到12元的價碼賣給中國大陸,我們花納稅人的錢補貼中國大陸買台灣便宜的稻米。
以前國民黨都做不到這樣大規模的賣公糧米到中國大陸去,民進黨卻做得到,民進黨跟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怎麼會差呢?中國共產黨對於民進黨多麼寬容,一方面可以接受民進黨罵他們,一方面可以接受民進黨的低價稻米,柯文哲講兩岸一家親,執政黨直接用做的證明兩岸一家親,而且還可以拿來當政績喔。
芒果講過了,就不講了,我們看看蓮霧,107年1~6月出口產值2.29億,出口中國部分2.26億,108年1~6月出口產值4.30億,出口中國部分4.19億,今年扣掉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這幾個部分,出口到其他國家的蓮霧,107年是 53萬,108年是218萬。218萬裡面有113萬是去新加坡,新加坡大家都很清楚多數是去fairprice,這當然是農委會的功勞了,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我出口的業績跟農委會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我的業績也是農委會可以拿出來說嘴的。
蓮霧就是一個99.5%依賴中國消費的水果,四五年前蓮霧還是出口產值第五的時候,我就說過未來蓮霧出口產值會變成台灣的第三大,目前是超越芭樂變成第四,但未來兩年內應該會超過芒果變成第三大。平心而論,這六樣成長跟農委會比較相關的是稻米跟香蕉,為什麼呢?稻米剛剛講過了,香蕉今年有全年補貼每公斤6元的運費,降低業者的壓力,提高業者的收購能力,加上今年的香蕉供應穩定,自然就有成長了。
與其說是因為冷鏈物流、農產外銷平台發揮作用導致鮮果出口大幅增加,不如說是中美貿易戰下,造成中國大陸供應不穩定,增加對台灣生鮮農產品的需求。
作者為知名評論人
-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