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易經解讀的中美關係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中國的易經以觀察到的現象來解釋人生哲理與智慧,講到古代的統治者治理國家若是走偏,易經用的象就是「頭上兩把劍」,領導人做得不好,頭就會落地。

易經課的王老師出過一個題目,要大家為現在的領導人說出一個貼切的「象」來比喻其處境。 我想到了「高空中走鋼索的人」,他必須小心翼翼卻又膽大心細的維持平衡成功走完全程(現在的領導人如何既不偏左亦不偏右,讓政局維持平衡社會穩定)。 那次王老師即興出題,我贏得了獎品。

川普的談判桌永不缺少的就是他的善變與無賴,極度缺乏道德感,病理性的撒謊,這使得他在美國歷任總統中獨樹一幟,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就曾說過川普,請他快點長大(Please grow up)。

川普的心智不成熟,導致許多他所發動的關稅戰,在欠缺周全的考慮下,讓原本就傾斜的貿易逆差,無法有效解決經濟議題之外,加深了與各國(不僅僅是中國)關係的失衡,也讓全球的公共議題喪失彼此約束的意願,進一步世界秩序因缺乏規則支撐而瓦解。

當前川普面臨對手拜登強敵壓境,這使得他毫無懸念地放棄與中國對打,短時間解決不了眾多議題之外,很可能連任之路也一併葬送。 當然停止貿易戰對雙方都是重大利益所在,對中國來說更可以將中美貿易戰作為推動對外開放,也促進內部改革的動力。

中美雙方通過建構一個新的、穩定的中美經貿架構,塑造一個有利於中國長遠健康發展的外部制度環境,而美國也可以透過合作為其企業在華拓展更大的市場與投資。

中美之間舊的均衡已被打破,如何尋找新平衡? 短期而言是貿易協定的平衡,中期看是經貿關係的平衡,長期來說則是經濟體系和國際地位的平衡,雙方應基於現實判斷和理性思考尋找新的平衡點。 

現有關稅戰持續時間越長,對企業的投資活動和供應鏈調整等決策的影響越大,對經濟的長期負面影響也越大,事實上,避免貿易戰的長期化將是明智的選擇。

中美兩國之間合作和競爭共存,合作是根本。 以合作為基礎的良性競合關係,不失為對中美關係的「理性定位和平衡」,以和平和發展為導向的全球夥伴關係,則是一個長遠目標。 競爭客觀存在,但應是良性的,不應該挑戰對方核心利益,貿易戰無疑是放在兩國前面的考驗。